第52章 公盘(六)

玉石最先的作用是沟通神与人的桥梁,所以最早的玉石都是用于祭祀的……

后来,号称“君权神授”的统治者们垄断了使用玉石的权力,以至于慢慢扩大到整个统治阶级。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尤其是探矿、开采和加工技术的提高,“昔日王侯堂前燕”,也“飞入寻常百姓家”,玉石也走人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并为他们所钟爱。

翡翠,也叫“缅甸玉”,最初发现并带入国内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马帮。

当翡翠这种外来的玉石为华夏人喜爱以后,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了这个行业,从事开采、运输和加工。

缅北当时还是华夏的国土,但这里毕竟是“南蛮之地”,为了自保,马帮与内地琢玉人以及当地土司开始合作,慢慢衍生出了“翡翠帮”这个组织,琢玉人成为了最初的相玉师。

大概在清朝后期,“翡翠帮”还做大做强了,就是因为两个人的出现。

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作为满清朝廷的实际掌权人,她对翡翠这个玉种的喜爱与追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慈禧太后对于翡翠的喜爱,也导致王公大臣乃至普通百姓也趋之若鹜,玩赏翡翠成为时代风尚,华夏掀起来第一波翡翠热。

而另外一个就是从清廷造办处告老还乡的杨与庭。

杨与庭是扬州人氏,祖传的琢玉手艺,按现在的说法就是琢玉的非遗传承人,他十八岁随父亲进宫,在造办处任职,直到六十五岁才离开。

这老爷子不仅是琢玉非遗传承人,同时还是杨氏太极的非遗传承人,之所以能够离开造办处,也是暗中奉了慈禧太后的懿旨,前往翡翠产地缅北考察矿产资源,采购点更好更便宜的翡翠。

我们都知道,慈禧太后掌权时期,大清王朝气数将尽,已是风雨飘摇当中,国库空虚,民不聊生……

但翡翠还是要玩的!

此时,缅甸已是鹰国的殖民地,杨与庭和徒弟一行多人到了缅北之后,就与马帮搭上了联系,并且顺利的加入了“翡翠帮”。

在杨与庭加入“翡翠帮”之前,琢玉手艺人也就是相玉师在帮内的地位不高,所有帮务都得听当地土司的。

但杨与庭加入后,土司们就有了顾忌,因为当时翡翠的市场只有内地,杨与庭曾经的官方身份随时可以断了“翡翠帮”的销路。

所以,矿主也就是土司们不得不交好杨与庭。

杨与庭毕竟是手艺人,知道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道理,也就没有做得太过分,只是拥有在各个翡翠矿上优先采购的便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时候可不像现在,还是人力开采,所以产量是很有限的。

杨与庭因为接触到的毛料或者翡翠更多,加上自身几十年下来的琢玉经验,对于翡翠的研究超过此前的任何一个人,很快就总结提炼出了一套完备的找矿和赌石的经验。

杨与庭在缅北呆了十年,就落叶归根回了扬州。而他的经验也仅仅传给了他的儿子杨彦成一个人。

而杨彦成是个很有眼光和野心的人,父亲杨与庭还在缅北的时候,他就娶了当地一个大土司缅固的女儿,成为了土司家上门女婿,父亲返乡后,他留在了缅北当地发展。

而这个缅固有了杨彦成这个女婿的助力,家族财力大涨,从此不停的招兵买马,逐渐成为了缅北一霸,大有割据一方的势头。

但是,当时的鹰缅政府不容许缅北出现一家独大脱离当局的控制的局面,就买通了缅固府里的几个下人,里应外合暗杀了大土司缅固,由缅甸将军接管了原来缅固的势力范围,杨彦成一家也沦为了缅甸将军的阶下囚。

从此,缅北的翡翠资源基本上被将军们控制,杨家也成了玉奴,成为了军阀手里牟利的工具。

“老人家,玉奴是什么?”

杨潞飞心里虽然有所猜测,但终究不如当事人亲口说出来。

“唉,杨先生,一言难尽啊!”

杨潞飞已经向老人介绍了自己的身份,而老人也继续说了下去。

玉奴其实就是为将军们在矿上赌石的奴隶,而将军们为了控制住诸如杨家人这样的玉奴,也是软硬兼施,手段用尽……

老人叫杨向东,是杨彦成的长子,生于乱世,长于乱世,之所以取这样一个名字,是父亲希望他不够回到东方的家乡。

杨向东打小就聪明,学东西很快,十五六岁的时候,赌石水平就赶上了父亲……

可惜城头变幻大王旗,统治缅北的将军们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是杨家始终没有摆脱玉奴的地位。

杨彦成去世后,杨向东一改杨家赌石秘诀不外传儿的传统,开始带起了徒弟。

而这些徒弟都是将军萨呼腾亲自挑选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