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网的概念诞生于89年,当时伯纳斯.李向欧洲核子机构递交了一份信息建议书。
他提出为了方便机构内的人员,更高效的使用计算机资源。
核子研究机构应该开发一款自己的工具软件,用来在欧洲范围内使用,以及链接北美的网络。
在89年之前,北美已经使用英特网很长一段时间,但欧洲这里却没有相应成熟的网络环境。
研究机构的人员对于无法和北美同事进行电子通信,纷纷表达了不满和急切的情绪。
出于这样的考虑,伯纳斯.李的上司同意了这一计划,并给了他一定的预算支持。
一开始伯纳斯.李只是把开发的重点,放在了“分享”这一应用领域。
但他很快发现同事们的抱怨不仅仅在于分享困难,搜索服务同样是迫切需求的功能之一。
但这不是他擅长的领域,不过没关系他的同事罗伯特.卡里奥恰巧在开发搜索工具。
于是两人坐下来交流一番后,决定放弃之前的闭门造车,开始协同工作。
后来就诞生了超文本语言,以及世界上第一款浏览器——万维网。
最初于90年完善的第一版万维网浏览器,它有诸多限制,比如只能在next工作站电脑上运转。
没错,就是被赶出苹果的乔布斯,愤而创立的next公司。
这两年工作站电脑非常流行,因为随着技术的迭代进步,工作站电脑已经能够逐步取代大型机的地位。
于是很多企业用户都忙着将数据从大型机,迁移至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即c/s架构。
比起庞大又笨拙的大型机,当然是灵活又高性能的工作站电脑更受欢迎。
甚至在很多it顾问和计算机人士的眼中,c/s计算是当代革命。
它通常包括一个充当数据服务器的工作站,而局域网上的个人计算机则充当客户端。
迪恩就经常听到一个口头禅,“互联网对c/s网络大有裨益。”
是的,现在大家的眼光都集中在了新的服务器架构上,互联网被关注的目光相当少。
而这种面向企业用户的计算机设备,通常利润会非常丰厚。
所以乔布斯也把它作为自己东山再起的契机,然后才有了next公司。
也因为这种潮流认知,太阳微系统公司的市值甚至已经突破100亿美元。
因为它的核心业务就是服务器设备,除了ibm之外,太阳微系统公司是市面上第二大服务器提供商。
基于同样的认知,伯纳斯.李在开发浏览器时,也使用了工作站电脑。
通常工作站电脑的操作系统并不是windows,不过这难不倒迪恩。
早在伯纳斯.李开发超文本的语言的时候,他们就有过交流。
后来在91年中的时候,伯纳斯.李还把超文本语言公开分享到了网络上。
迪恩作为最早的交流者之一,他早就拿到了html、和url的全套语言版本。
所以想要把万维网浏览器移植到其他操作系统上,那很简单,只需要熟记超文本语言逻辑即可。
而它们已经公开传播了大半年,迪恩现在他们看到的网页,就是网络爱好者利用超文本语言自己建立的网站。
老实说它很粗糙,设计也很随意,编排更是凌乱无序。
但约翰他们在浏览网页的时候,完全没有体会到这种负担。
因为便捷的使用体验掩盖了这些缺点,鼠标滑动、超链接、图文显示、所见即所得
这和之前的输入式指令体验是完全不同的两個事物,万维网太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