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杀山阳传檄 立宝融进兵

济公传奇 王钟亭 3405 字 11天前

萧衍部署军马,即拟启行。竟陵太守曹景宗,劝衍迎萧宝融至襄阳,建都正位,然后进军。萧衍置诸不答。已经有帝制自为之意。

长史王茂语张弘策道:“今使南康王置人手中,彼挟天子令诸侯,节下前进,受人指使,这岂他日的长计么?”

张弘策依言转告萧衍,萧衍听后,微笑道:“若前途大事不捷,势且兰芝同焚;幸而得克,方且威震四海,怎敢不从!岂长是碌碌因人,听他处分么?”此时也是志意毕露了。

先是陈显达、崔慧景发难,人心不安,上庸太守韦睿道:“陈虽旧将,非命世才,崔颇历练,庸懦不武,怎能成事?欲平天下,必在我州将呢!”乃遣二子结识萧衍。

萧衍既而起兵,韦睿率领精兵二千人,倍道来到襄阳,华山太守康绚,亦率三千人前往会师,汋均口戍弁冯道根,方居母丧,亦率乡人子弟依萧衍。梁南、秦二州刺史柳惔,即柳忱之兄,亦起兵相应。

萧衍在淝南立新野郡,安置新附,候令调遣。都中已备闻消息,下诏讨荆、雍二州。命冠军长史刘浍为雍州刺史,遣骁骑将军薛元嗣,制局监暨荣伯,带领兵士,并运粮百四十余艘,送交郢州刺史张冲,使拒西师。元嗣等得江陵檄文,有张郢州悉力齐奋一语,未免生疑,且惩刘山阳覆辙,益有惧心。乃停住夏口浦,不敢入郢。嗣闻西师将至,张冲亦未通江陵,于是运输粮食进入郢城。

前竟陵太守房僧寄,卸职还都,途次接得朝敕,令留守鲁山,除拜骁骑将军。张冲与他结盟,更遣军将孙乐祖,率数千人助守。萧颖胄与邓元起,寄书信给张冲,劝令归附,张冲竟然不从。杨公则兵至湘州,湘州行事张宝积迎降,杨公则驰入长沙,揭示安民。湘州遂定。

越年为永光三年,南康王萧宝融,始称相国,颁令大赦,唯梅虫儿、茹法珍不在赦例。命萧颖胄为左长史,号镇军将军,萧衍为征东将军,杨公则为湘州刺史。

萧衍自襄阳出兵,积雪开霁,众皆欢跃,留弟伟总府州事,憺守垒城。魏兴太守裴师仁,齐兴太守颜僧都,不受衍命,反举兵袭襄阳,幸伟憺发兵邀击,大破二军。裴师仁、颜僧都等逃遁离去,雍州乃安,萧衍得无后顾忧。

行次竟陵,命长史王茂,太守曹景宗为前军,留中兵参军张法安守城。诸将共同报告给萧衍,请用正军围郢,偏军袭西阳武昌,萧衍摇首道:“房僧寄固守鲁山,与郢城为犄角,我若悉众前进,僧寄必来绝我后,悔无可及!今遣王曹诸军渡江,与荆州军合,共逼郢城,我自围鲁山,通道淝汉,使郢城、竟陵济粟,江陵、湘中济兵,兵多食足,何忧两城不拔!天下事正可坐定呢。”成算在胸。乃使王茂等率众济江。

进次九里,正值郢州参军陈光静,前来搦战。由王茂等人一鼓杀退,陈光静身受重伤,返归城时即死。

张冲闭城自守,王茂与曹景宗,遂进拔石桥浦。荆州将邓元起、王世兴、田安之,率数千人来会雍州兵,湘州刺史杨公则,亦悉众至夏口,萧颖胄命荆州诸军,皆受杨公则节度,另派参军刘坦为长沙太守,行湘州事。刘坦先前曾任职湘州,素得民心,至是下车,当地人民多是欢迎。

刘坦遂发民运粮,得三十余万斛,助荆雍军,兵食才免匮乏。

萧衍筑汉口城阻住鲁山,且命水军将张惠绍游弋江中,断绝郢鲁二城往来。张冲恚愤成疾,便即逝世。骁骑将军薛元嗣,与张冲之子孜张,及征虏长史程茂共同镇守郢城。

两军尚相持未下,南康王萧宝融,已经由萧颖胄等人劝进,即位在江陵,改元中兴。就在南北郊设立宗庙,下令宫府悉依建康旧制。立皇后王氏,授萧颖胄为尚书令,兼守本官,萧衍为左仆射,都督征讨诸军,夏侯详为中领军,晋安王萧宝义乃是明帝萧鸾长子。为司空,庐陵王萧宝源乃是明帝萧鸾第五子。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建安王萧宝夤明帝萧鸾第六子。为徐州刺史,将军萧伟为雍州刺史,废主萧宝卷为涪陵王,然后大赦天下。

而奸臣梅虫儿、茹法珍仍然不准赦免。且派遣御史中丞宗夬至夏口,慰劳萧衍军队。宁朔将军庾域,隶衍部下,为萧衍语夬道:“黄钺未加,不便总率侯伯,君何不代为请命?”

宗夬应诺而还。未几,即由冠军将军萧颖达,来助萧衍军队,乘便传敕,假萧衍黄钺。萧衍欣然领命。有诗叹道:

未经建绩已怀奸,黄钺秉承始上坛;

千古枭雄同一例,果然名器假人难!

萧衍既受黄钺,即道出淝江,命王茂、萧颖达进逼郢城。欲知郢城攻守如何,容待下回再叙。

萧颖胄之起事江陵,实由萧衍诱成之,是萧颖胄之才智,已非萧衍之敌。萧宝融固然只是一个傀儡而已,萧颖胄亦只是萧衍之傀儡也。曹景宗反劝萧衍奉迎萧宝融,安知萧衍的本意?萧衍岂甘居人下者?彼为萧衍效力诸军将,皆是傀儡中之傀儡耳。观其初出夏口,即欲假黄钺,其居心已经可以大概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