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最初的结构设计就是参照人脑神经元结构设计的,但又略有不同,究其本质,生化结构跟电子结构还是有很多本质不同的。
人脑发展了数千年,而电脑想要在几十年就达到人脑的功能无疑是痴人说梦。
不能完全复制,但是借鉴一下没难度。
雷权只不过是简单模仿了一下人脑的组织构架,就制造出了性能强悍远超同体积计算机处理速度和算力的女娲原型,原型机被造出来之后雷权一直在给它加代码并且偷偷放它在网络上学习。
由于多级数据制式化处理和固定代码压缩处理,女娲的核心部件从内到外数量级急剧增多,最后雷权发现只能把女娲做成球形才能容纳更多处理层级。
简单来说,女娲的运算存储原理,是将很多外界信息分解封装为固定内容的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无延迟处理,等需要的时候再反向输出。
整个系统存在两个数据处理系统,一套八位处理系统,一套64位处理系统。
系统构架简单点说有点像快递系统,人们寄快递和取快递只需要两样数据——地址和电话,这就像电脑里的寄存位和内存指针。
寄件人只要知道收件人地址和电话,就能把快递准确的送达收件人,而不用管收件人用的真名还是假名。
电脑也一样,只要知道内存指针在哪,直接把数据送到位就可以保存下来了。
这整个系统反向运行效果是一样的,就跟退快递一样方便。
女娲的结构要复杂很多,但基本原理大概如此。
眼镜、鼻子、舌头、耳朵、皮肤等,是人类对外的信号接收器,收到的包括图像、声音、温感、湿度感、痛感、嗅觉、触觉等数据信号,全部是通过各种传感细胞+神经网络传入大脑的。
大脑通过一种“分析-分割-简化-去重-存储”的方式识别处理外界信息,并对其中新获得的未收录信息进行单个神经元收录的一个流程结构。
简单来说就是“识旧存新”,已经见过的东西会被极快识别,而没见过的东西会被分配专门的空间来记忆。
这种特性会导致人类产生两种特性——“熟视无睹”和“好奇心”。
人类会本能的对熟悉的场景产生忽视感,而对未知或未见过的东西充满探求欲。
大脑不是那么好复制的,雷权使用了4条主要数据链路和两条备用数据链路,才基本模拟了一个小型大脑,这个小型大脑只有个类神经元的元件,但在某些功能上却是碾压现有的任何一款电脑的。
主要体现在2d、3d渲染和粒子系统模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