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怎么问题那么多?

胡振华人还没到县政府,一群人就聚集在大门外迎接。

最近千头万绪,尤其是涉及外资方面,许多事情都无法最终决断。

江振和郑西坡已经去找了老胡几次,他都在机械厂耗着,郑西坡想进,被告知‘你没有权限’,老郑只能干瞪眼。

当时郑西坡还在TA公司的时候,姜云海来申请贷款,银行想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调查,胡振华直接告诉老郑,机械厂的资金你不用过问,如果还不上,我替他们兜底。

从这件小事就可以看出机械厂的特殊地位。

郑西坡帮胡振华拉开车门,并用手帮他挡住头顶,防止撞头。

“董事长,小心!小心!”

那副谄媚的样子,令老胡忍俊不禁。

“让父母官来开门,折寿!折寿!”

前来迎接的有十几个人,大都是老熟人,其中的一大半,都是原TA公司的员工,比如副县长兼警察局长段龙,交通局局长张坤,财政局局长沈复,人力资源局战宇通,但也有一小半的人看着眼生,应该是江北方面的。

其中一个,是独臂英雄张九龄,他和郑西坡竞争过县长。

这是平衡的考虑。

江振像一个透明人,等郑西坡和胡振华好一阵寒暄后,他才上前,热情而有度。

在实际工作中,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同意西坡同志的意见’。

这么做的原因,除了放权,更有将崇明当一个试点的意图。

等介绍完毕,众人有说有笑地步入小会议室。

胡振华的屁股还没落到座位上,郑西坡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董事长,最近有许多外资都想购买地皮,请您给点建议!”

社会主义有一条最重要的标志:土地公有。

任何土地私有的举动,都可能被视为资本主义的复辟,所以工业区在审批的时候,一般以出租为主。

胡振华想都没想,答道,

“长租即可,不是规定最长租期三十年吗,这有什么问题?”

郑西坡递过来一根烟,苦笑道,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就是有些公司想买,他怕我们万一不讲信用,突然收回土地。就比如花期银行,莫里斯多次提过,说他建设金库和大楼耗费巨资,万一我们突然收回,花期将损失惨重。”

胡振华一想也对,如果是自己,也会有类似担忧。

该怎么取信于人那?

“有一点我要特别强调,任何土地都属于国家,这是一条红线,谁都不能触碰!别说外国人不能买,就是本国人也不行。最好的地段就那么些,凭什么让极少数人占据,我的原则是谁使用,谁交租,收益再分配!但在这个过程,咱们也要考虑到租用主体的利益,我建议县政府立法,以法规条文的形式来确保双方的利益。人无信而无法立于世,政府也一样。就比如莫里斯的银行大楼,如果他签了三十年合同,才过两年他不想干了,可以将大楼转租给其他主体,但土地租金必须有人承担,如果毁约,他的大楼将被拍卖,除了支付土地租金,多余的部分将返还给他。如果是政府违约,必须赔偿他的损失。”

郑西坡记录完毕后,说道,

“明白,我立即组织人手拟定条文!”

胡振华突然想起什么,说道,

“一定要广泛的征取意见,最重要的一点,拟定好的条文,一定要报上面审批!”

郑西坡和江振对视一眼后,说道,

“明白!”

这么做,是为了保证条文的合法性,你一个县弄出来的条文,如果上面不认,怎么办?

严格来说,一个县制定的条文,应该叫地方法规,其效力低于法律,并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制定,一般通行全国。

郑西坡还想问一些细节,被老胡打断,这些工作,应该广泛地征取意见。

接下来,是段龙,

“董事长,现在工业区涌入的人太多了,管理方面困难重重,治安问题层出不穷,您看咱们要不要限制人口流入?”

这一点,胡振华已经感受到了,街上行人如织,尤其是集市上,人头攒动。

胡振华想都没想,直接反驳道,

“堵不如疏,你们要调查一下百姓为什么来,是采购?还是找工作?还是来增长见闻?崇明四面环水,你要怎么堵,这又要花费多大的成本?总不能建各个栅栏把四面围起来吧!”

段龙面色微红,继续说道,

“初步统计,本县的常住人口已经超过了200万,如果算上流动人口,300万都打不住。用水、卫生、防疫、治安、敌特都存在很大问题,尤其是随地大小便问题,屡禁不止,明明公共厕所在旁边,有些老百姓就是不用!”

这些问题,客观事实。

在城市治理过程中,流动人口的管理一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