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个人的灵气亲和度会随着情绪和身体状态的变化而波动。例如,当人们心情愉悦时,灵气吸收效率会明显提高;而在压力大的时候,灵气吸收则会受到抑制。
更有趣的是,李逍发现不同职业的人也会形成特定的灵气利用模式。比如,长期从事创意工作的艺术家莉莉,她的灵气往往会优先流向大脑的创意中枢;而经常进行体力劳动的建筑工人小张,其灵气则更多地分布在四肢百骸。
基于这些发现,李逍开始为每位志愿者制定个性化的灵气转化方案。他将自己的智能系统进行了升级,使其能够根据使用者的实时状态,自动调整最佳的灵气吸收和利用策略。
效果是显着的。采用个性化方案后,志愿者们的修炼进度都有了质的飞跃。退休教师陈大爷原本因为年纪大,修炼进度缓慢,但通过新方法,他的灵力增长速度竟然能与年轻人相媲美。瑜伽教练小林则发现,她在课程中的表现更加出色,甚至能感知到学员们的气场变化。
然而,真正让李逍感到欣慰的是程序员老王的变化。老王原本对修炼心存怀疑,参与实验也只是出于好奇。但通过个性化的修炼方案,他不仅在短时间内有了明显的进步,更重要的是,他找到了将修炼与工作结合的方法。他告诉李逍,现在他能在编程时进入一种奇妙的"流状态",灵感源源不断,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这些成功案例让李逍更加坚定了推广个性化修炼方法的决心。他开始着手开发一款智能修炼辅助APP,希望能让更多人受益。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意外的访客打断了李逍的计划。
那是一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老人,自称是某个古老门派的传人。老人对李逍的研究表示了极大的兴趣,但同时也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年轻人,你的方法确实高效,但你有没有想过,传统修炼之所以需要漫长的时间,是因为修行不仅仅是提升能力,更是一个认识自我、锤炼心性的过程?你的方法,会不会让人失去这个宝贵的过程?"
这个问题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李逍的头上。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确实,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他是否忽视了修行的本质?如何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不失修行的内在意义,成为了李逍面临的新课题。
老人的话语引发了李逍的深思。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研究,试图在效率与内在修养之间找到平衡。这个过程中,他逐渐意识到,真正的个人独特转化方法,不应该仅仅关注灵气吸收的效率,更应该包含个人心性的锤炼和自我认知的提升。
李逍决定对自己的系统进行全面的改进。他开始在系统中加入冥想、自省等功能,鼓励使用者在提升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内心的修养。他还设计了一系列的"修心课程",帮助修炼者在提高灵气转化效率的同时,也能够获得精神上的成长。
这个过程并不容易。李逍需要在科技和传统智慧之间寻找平衡点,这需要大量的实践和反复的调整。但他坚信,只有真正将现代科技与古老智慧相结合,才能开发出真正适合每个人的独特转化方法。
在这个艰难的探索过程中,李逍惊喜地发现,当修炼者的心境达到某种特殊状态时,他们对灵气的感知和利用能力会有质的飞跃。这个发现让他意识到,突破传统灵气利用的局限,可能就在眼前。
带着这个新的发现,李逍开始了新一轮的研究,期待能在灵气利用方面有更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