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千种职业,要一个个试吗?”
“追到适合自己的为止。”
是的,正如他所说,“在这个年代,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除了本意之外,还有一种延伸意义,那就是思想上的家。”
“这个年代,穷不仅仅是一个钱穷,还是思想上的穷。”
“你所做的事,父母给不了你建议,绝大多数是会拒绝你走这条路,甚至动手将你埋在另一个完全不适合的土坑里,接受着他们认为对的思想。”
“然而,绝大多数父母的思想“穷”的老套,所以在思想上,你求不了他们,只能早早当起自己思想上的家”
“有时候,古人的俗语,总能代表现代,你不觉得新奇吗?”
伯乐似是疑问,却不求沈渊明给出回答,其实原因什么的,沈渊明感觉伯乐都知道,但他说这些话,何尝不是他自己对自己人生的理解。
大学专业很好,本来可以在繁华的都市打工,可父母让他回来,他回来了;让他干销售,他干了;让他扯弯头,他也扯了,可每一次不适合的病重,实在是无能为力。
明明都是本科,为何明知前方有路,却还舍不得放手现在的苦难?因为伯乐知道,每个时代都有时代的苦衷。
当人们全员小学的时候,就知道上学定能上个好成绩,上出个好工作。
所以时代鼓励,所以人们严厉,可哪个学生都不肯放手学习,他们卷,他们拼命学。
学在每个深夜,学在每个医院,学在每个一如既往的现在,只为将来不苦,不哭,不枯...
可学成之后,还是因为高学历人才太多,苦了一年又一年,哭了一回又一回,曾经心高气傲开在心底的花也枯萎了不知多久...
才华枯竭了吗?其实没有,其实还能向上爬的,只是前路是无止境的,可父母却因为成绩并不想让他们继续向上,伯乐就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