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谁能料到明军的新军竟然如此凶猛?他们一轮排枪火铳齐射,对面的金兵和汉军瞬间就被打得溃不成军,难以抵挡。而青山堡附近的响山堡守军,虽然早早地就发现了这一惨烈的战况,但还没等他们下山支援,友军就已经全军覆没了。
响山堡的守将赵成显然是个识时务的人,他眼见大势已去,根本无需等待义民上前劝降,便果断地率领着两百名汉军,打开寨门,放下武器,齐刷刷地跪在道路两旁,向吴三桂投降。
吴三桂见状,心中大喜过望。他立刻命令赵成带领这两百名汉军,迅速占领响山堡的山谷要道,并在那里埋下伏兵,准备伏击可能前来救援的济尔哈朗援军。
此时,山谷之中晨雾弥漫,尚未散去。而在北边的山口处,隐约传来一阵马踏之声,似乎有大批的人马正在逼近。
镶红旗的济尔哈朗和硕贝勒,心中始终惴惴不安,因为他担心事后会被皇太极斥责救援盖州不力。经过深思熟虑,他毅然决定亲自率领一千人马,从耀州出发,火速赶往盖州救援。
当他们抵达响石堡的山谷处时,济尔哈朗勒住缰绳,凝视着前方晨雾弥漫的山谷。这里是进入盖州的必经之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个极佳的埋伏地点。
济尔哈朗深知其中的危险,他不敢贸然前进,而是命令队伍停下,原地待命。他静静地观察着山谷的动静,耐心等待前方斥候的消息。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山谷中一片静谧,只有晨雾在缓缓流动。济尔哈朗的心情愈发紧张,他知道在这样的环境下,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预示着危险的降临。
然而,济尔哈朗并没有被紧张情绪所左右。他是金国宗室将领中少有的智将,以谨小慎微着称。正是这种性格,让他在充满杀戮与血腥的爱新觉罗家族中得以生存至今,并成为掌握实权的和硕大贝勒。
在镶蓝旗中,除了他的哥哥阿敏之外,就数他的地位最为尊崇。而且,他还深受大汗皇太极的器重,这无疑让他在权力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没过多久,谷口处便隐隐约约地出现了几个身影。这些身影行动迅速,如同鬼魅一般,在山谷的边缘穿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