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就算想撂摊子不干,他也是走到哪哪里就是帝国的中心。
此时,烛火彻夜未熄,那鲸油制成的蜡烛,燃烧得明亮如昼。帐外的风雨肆虐,猛烈地拍打着帐帘,仿佛要将这帐内的君臣身影都吹得摇摇欲坠。
而跪在最前面的大臣,既不是袁可立,也不是卢象升和杨嗣昌、温体仁等人,而是那位新晋的兵部尚书——张凤翼。原来,前任兵部尚书王之心已经告老还乡,而兵部侍郎赵绂则被调离,如今正在诏狱中“喝茶”呢。
张凤翼可不甘心只在京城做个管理后勤的官员,他一直渴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于是,借着新晋官员要面圣的由头,他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前往旅顺的旅程,一路漂洋过海,终于见到了圣上。
然而,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一见面,竟然是如此剑拔弩张的君臣对峙局面。而他,更是成为了第一个上阵的人。
张凤翼面色凝重地跪在最前方,他的双手紧捧着奏疏,仿佛那是他生命的全部。他的声音略微有些颤抖,但却充满了急切和诚恳。
“陛下,正所谓无信不立!陛下曾亲口答应过群臣,行宫就设立在旅顺,不会再往前移动。然而,今日为何又要失信呢?盖州刚刚收复不到十日,城外仍有建奴的游骑出没,城防也尚未完全加固。此时圣驾移驻,风险实在太大啊!”
张凤翼的言辞恳切,他的目光紧盯着崇祯皇帝,似乎希望能够用自己的真诚打动对方。
而在他身后,跪着的文武大臣们黑压压的一片,人数众多。从他们的表情和姿态可以看出,他们显然都是站在崇祯皇帝的对立面。
这些大臣们原本就对皇帝在旅顺设立行宫一事持有异议,只是由于崇祯皇帝的坚持,并且承诺不干涉具体的战事,他们才勉强忍耐了下来。
然而,当他们得知盖州大捷的消息后,心中的不满终于爆发了出来。自家的新军竟然如此勇猛,如砍瓜切菜一般斩杀了几百名建奴女真人,这无疑让崇祯皇帝的信心大增,想要再往前探探身子。
这个决定犹如一颗炸弹,瞬间在大臣们中间引起了轩然大波。
蓟辽总督卢象升紧随其后,额头抵着冰冷的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