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笔墨纸砚的替代品

慕南钊蹙眉不悦,“麻烦。”

顾喜喜摊手,“人家尊师重教,你伪装融入,阵仗闹大点不是很好吗?”

她转身出去,“饭好了,你忙完就出来吃。”

当天下午,老钱就带着一帮人张罗起来。

村塾选址在土地庙,东边有个空屋,原先是村长议事的地方。

不过已经多年没用来议事了,早就堆满了杂物。

屋子够大,向阳透气,用作课堂正好。

秦大嫂来家里叫顾喜喜一块去土地庙。

她喜气洋洋道,“村长说了,好事儿要快点办。”

“不过具体怎么办,还得大家多出主意,尤其是你,一定得在场。”

“咱们村第一次办村塾,可不能漏了什么。”

顾喜喜被秦大嫂拽去了土地庙,老钱等人已经将屋里的杂物腾出来了。

经过大家商议,屋顶需要重新修补,内墙也要用灰泥重新粉刷一遍。

重头还有孩子们用的桌椅条凳,先生用的书案。

这些没有现成的,都得另寻木料打造。

木工倒是不用从外面请,村里的男人或多或少会做些木活。

办村塾所需的外在条件差不多就是这些了。

众人有力的出力,有东西的凑东西,当即就要开工。

顾喜喜看着大家兴致高涨,犹豫再三,还是提出了另一个不可忽略的难题。

“读书识字,需要书本、笔、墨、纸、砚。”

“这些都要到城里的书斋花钱买,最便宜的也得花费不少。”

土地庙内一下子安静了。

这时代的生产力低,最便宜的纸张也要三到四文钱,装订成册的书本就更贵了。

更别提文房四宝是消耗品,投进去的钱堪称无底洞。

很多村民没读过书,不懂行情,但他们一听送孩子读书还要花钱,神色个个动摇起来。

“进城买东西,还那么好几样,这得花多少钱?”

“我们家没有那文曲星的命,细想想认几个字儿又能咋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