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啊。”
谭溪宁看着店员把那些文具上的标价用计算器加了一遍又一遍,才意识到一个问题。
她不是要走了吗?
那搜索这些干什么呢?
“姐姐,好了。一共是九百六十二,给我九百六吧。”
“好。”
谭溪宁拎起这些东西,试了一下又说道:“要不我一会儿再来拿吧,我还要去一趟书店。”
“好。”
镇上的书店跟文具店差不多,大多数也是卖文具,书只有一些字典、地图、电视报……
谭溪宁从积灰的书架上买了几本儿童读物结了账,这个年纪的孩子除了读书,还有游戏、童话、音乐、美术……
而普沙村的孩子,在家只有家务活,农活,在学校只有语文数学和自习。
多彩的童年,只有多,哪来的彩?
镇上的集市赶得早,散得也早,附近的村子听起来是‘附近’,实际上有些村民从半夜就要开始赶山路,天亮刚好到镇上,卖完东西大概十二点,连午饭都顾不上吃,就得赶着回家。
李有发村长家唯一一辆摩托车,听说也不全是他家买的,而是村民众筹买的。
普沙村和附近的村子通婚,大多数人家没有电话,又没有手机。
家人之间不便于联络,有时候会写信回家。
写信容易,送信难。
他们就把镇上那个老中医家当做了中转站,有要送信的,寄东西的就放去老中医家,李有发村长的亲戚收草药卖草药的时候,就顺便给乡亲们捎东西。
谭溪宁看时间差不多,便站在俱乐部门口等候。
镇上的小学打响了下课铃,陆续有孩子们从街上走过。
“去小石桌做完作业,玩到五点半再回家嘛?”
“不行,明天吧。我爸爸上早班,现在在家里等我回家吃饭呢。”
“好吧。说起来我妈说今天要给我做酸菜鱼吃。”
……
“你们班新来了个大学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