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吴郡陆氏

连续攻占庐江郡四个县城,庐江太守亦战死。

朝廷经过商议,任命在江东有根基的议郎陆康为新任庐江太守,前去平乱。

这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而且难度系数非常高。

之所以费力不讨好,因为平乱成功,属于庐江太守的本职工作,平乱失败,就会成为替罪羊。

而难度系数之所以高,也是因为陆康没有朝廷的军队支援,他光杆司令的到达庐江上任,比起刘表的单马入宜城,难度系数只高不低。

并且庐江郡的郡兵,刚刚在同江夏蛮夷与庐江盗匪的作战中失败,正是军心涣散,人人自危的时候。

陆康就任后,积极鼓励麾下的将士,赏罚分明,提拔了许多出身普通却立下大功的将士。

一时之间,将士们群起亢奋,陆康又训练军队,布置战略,最终以少胜多,率领郡兵击破了十余万江夏蛮夷与庐江盗匪的盟军,并斩杀江夏蛮夷的首领与盗匪头子黄穰。

残余势力见到群龙无首,纷纷向陆康投降。

此事可以看出陆康在军事方面,同样是行家。

后来他的从孙陆逊也是在陆康的影响下,凭借自身的优秀才能,以及吴郡陆氏的名声,得以出将入相,成为吴国的定海神针。

汉灵帝表彰了陆康的功绩,封陆康之孙,陆逊的堂兄陆尚为郎中。

汉献帝继位后,天下大乱,各州郡割据自保,朝廷无法从各地收取税赋,国库空虚。

陆康冒险派遣本郡孝廉带上庐江郡的物资进贡朝廷,被加封忠义将军,俸禄达到中两千石,已经是九卿级别的俸禄了。

数年后,袁术进军淮南,屯兵于九江郡,与庐江相邻。

因为军队缺粮,袁术向陆康索要米三万斛。

陆康认为袁术大逆不道,乃是大汉的逆贼,闭门拒绝接见对方的使者,而且整修战备准备迎敌。

袁术大怒,派遣孙策率军攻打陆康,将庐江层层包围,水泄不通。

陆康率军队固守,麾下将士有回家休假者,得知消息,纷纷返回庐江,乘夜爬城墙回来帮助守卫。

陆康一直坚守了二年,粮食耗尽,器械用完,没有援兵到来,最终庐江城被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