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当年楚汉之争,项羽深刻意识到自己的短板,那就是战略与政治方面,确实不如刘季,或者说不如刘季麾下那帮光耀千古的名将名臣。
对于项羽这方势力来说,两条路的选择,最终的结局很可能截然不同。
一条路,蜿蜒向南,直指五岭之外那片被称为“岭南”的瘴疠之地。
岭南地区,那里有桀骜的百越部族,虽然经过当年南越王赵佗,与后来汉王朝的治理,风气比起数百年前,文明了许多。
但是文化、语言依旧不同,即使收服他们,没有数十上百年的时间同化,很难管理。
不过,若能收服,那里的土地、人口是整个夷洲岛的十余倍。
但征途艰险,山高林密,瘴气弥漫,大军一旦深陷,恐难脱身。
当年秦国在统一华夏后,南征百越之地,可谓是吃尽了苦头。
另一条路,则指向东方那浩瀚烟波之外的“夷洲”。
对于江东的将士来说,那是一片未知的海外孤岛。
拿下它,可获海上屏障,甚至是一个退可自守,进可扬帆的基业。
然而,跨海远征,即使有虞子期作向导,仍然波涛诡谲,胜负难料,若有不测,便是葬身鱼腹。
“岭南,乃肘腋之患,亦或肘腋之助?夷洲,是传说中的海外仙山,还是无底深渊?”项羽低沉的声音在室内响起,带着罕见的迟疑。
毕竟自从占领江东三郡后,为了避免在实力不济时,被天下群雄围攻,又或是为了避免将江东百姓拉入到战火之中,项羽同范增的战略规划,一直是想占据岭南地区,作为他们的大后方。
然而现在却有了一个更好的地点,位于会稽郡东方的海外仙岛,夷洲。
范增转头看向项羽,目光灼灼的说道:“项王!我军起于江东,将士们多习水性,舟师之利,天下无双!而夷洲岛并没有强大的势力,即使按照子期的想法,数年内,岛上各部落也会陆续归附我们。
那时我们在夷洲岛外布置好海上防线,以如今天下各诸侯的实力,绝对没有人能突破我们的海上防线,从而攻占夷洲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