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农业,天下之本!

因为这些与本地所有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无法前来者,也无需着急,到时候可以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或者前往各自的村长族长处了解。”李颙向身边的官吏们下令道。

…………

当朝阳跃上碧鸡山巅(昆明西山,汉称碧鸡山),滇池畔已聚集了不同装束的乡民。

李颙没有登上临时搭建的木台,反而走进人群,用略显生涩的僰语开口道:“十五年前,本官担任益州郡太守第三年,曾在此地修过十三道水门。”

几位白发苍苍的本地老人惊讶的望向李颙,似乎慢慢回忆起了当年那位意气风发的本郡太守。

李颙缓缓展开那卷自己编纂,已经有些泛黄的《益州郡风土志》,又举起王翦的新令,看向众人道:“昔日分渠而溉,是为防争;今日合流共耕,是为均利。”

随后李颙又指向正在勘测的军卒们,朗声说道:“屯田士卒不占熟田,只垦荒滩,所开沟渠各族共用。”

一位滇人部落的族老突然出声打断道:“李使君当年的旧政我们依然记得!只是汉家官吏总把肥田划给汉户!”

“这位长者所言没错,哪里都有人情世故,亲疏贵贱,这次分田与以往不同。此次屯田,每个部落或是村寨出三人组成田曹,汉军提供铁器,各族出种子。

收成按照本官与王太守、赵郡丞共同制定的《均输法》分配。不懂的百姓,等会我们会专门安排官吏为大家讲解……”李颙看着渐渐围拢的人群,含笑说道。

《均输法》在后世名气比较大的是宋神宗时,王安石所行新法。

王安石根据桑弘羊、刘晏之法而加以变通,最终制定而成。

《均输法》最早源自汉武帝时期,桑弘羊任大农丞时。

那时汉武帝因为长期对外用兵,国库空虚,为缓解军事开支压力,汉武帝在桑弘羊的建议下开始在全国推广运行。

该政策将郡国应缴贡物按市价折算为当地特产,部分运至都城,其余转运高价地区销售或交易。

朝廷以此获取大量财源,支撑边疆战事与皇室消耗。

然而,这种政策也存在两面性,会出现大量强买强卖,官吏剥削普通百姓,收取贿赂等大量违反立法原意的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