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28章 无一不是相(4)

落难情缘 洪门十一少 2543 字 2个月前

当然不是说笑是不对的,是举例子。直心是很难的,也不是说要骂人就骂,要打人就打。

所谓直心者是无心,无心无念不加任何意识就是道场。换句话说,直接由心王起用,不加意识的分别就是道场,心里没有虚伪。

“发行是道场,能办事故。”发行是让心修一切善行,当我们第一念想做件好事,心动了构成行为就是发行。

法性是道场,直发起心,行一切善,就是道场,因为能办事的缘故。

不要学了佛就万事放下不管,离开家庭社会,找个庙子清净地方修行,那已经没有慈悲心了。

学佛要度一切众生,你的家人不是众生吗?你度得了吗?

自己家人都度不了,你还要度谁啊?

我常说,本欲度众生反被众生度,这类的情况太多了。

什么是真发心善行?能办事,自己能为众生尽心做事。

“深心是道场,增益功德故。”深心非常难,前面已经讲过深心,你们做早晚功课要念《楞严经》中阿难作的偈子:“将此深心奉尘剎,是则名为报佛恩。”但是一般人用心都很肤浅,要大智慧成就了才有深心。

譬如大家觉得唯识就很难懂,它是把心的作用、心的体相,作深刻的分析。

心在哪里?心脏不是心,头脑也不是心,真正能思想能作用的心你找不到,这个心王不可知,禅宗讲明心见性,你就见不到。

真明白了深心,这就是道场,因为有了深心就可以修一切佛法,增益功德。

大家不要以为捐了钱是做了些善事就沾沾自喜,真的大善事要有智慧来做,很难啊!

有时帮助一个人,以为是善事,结果是坏事;有时不帮助一个人,看起来是坏事,反而是善事。

这个处理就要靠深心,所以深心是智慧的成就。

道场不是有形的,不是只有庙子是道场。

“菩提心是道场,无错谬故。”学佛发心是发菩提心,菩提就是觉悟,能够明心见性,大彻大悟。

菩提心也是大悲心,爱一切人。所以菩提心以大悲为根本,以见道为菩提,是悲智双运,是大悲心与大智慧的成就。真正发了菩提心才没有错误的观念。布施是道场,不望报故。

真布施是一切都舍出去了,为什么布施不求福报呢?

布施而不希望有回报是很难的,我们可以很慷慨的布施,过后碰到利害关系时又会后悔的。

布施出去了就应该丢下,心中没这个事了,不期望什么回报。

我们是不是常常听人抱怨:自己不是坏人,做了很多好事,为什么结果却有这样遭遇?

我们有没有检讨自己的心理,是不是会这样?例如你对某人好,这是布施,如果你又认为某人应该也对你好,这就是下意识地期望有回报。

菩萨发心布施是不求回报的,我对你好,你对我好不好是你的事,没有计较心或利害心的。

持戒是道场,得愿具故。

学佛的人由三皈依开始,五戒、八关斋戒到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这戒行修持是硬性规定的,是由外面打进内心,由外形的管理改变自己的内心。

智慧不一定要依赖戒行而发,那是由内心的发动打到外面来。

真正智慧成就的人,持戒一定很严肃的。

小乘的比丘戒、比丘尼戒成就,是为了修持得到罗汉的不漏果。

我们讲禅规也提到,外形的不漏是内心不漏的开始。

大乘的持戒,是为了达到十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方便、愿、力、智)的圆满成佛,悲智双运,悲不入涅盘,智不住三有(三界)。这是佛法的究竟,本来地无涅盘可入,涅盘就在自心中。

忍辱是道场,于诸众生心无碍故。

我经常讲一句话,什么都可以受,只有气不受,不受人家的气。

你们什么都可以学我,这一句不要学,学了就变毒药。

不受气这句话,是教育特定人所用的方便,事实上并没有人拿气给我受。

大家学佛好像越学火气越大,都用圣贤菩萨的标准看人,这个也不是,那个也不是,却不去反省自己。

因为不反省,忍辱也没有做。

忍辱不是硬忍,大忍辱就是大慈悲,不需要忍,所以忍辱的辱并不一定是别人侮辱你。

我们人生遭遇环境的痛苦,一切的不如意,都属于忍辱,都是忍辱的范围,真学佛就会无所谓,该如何处理就如何。

真做到这样大乘的忍辱,就不会觉得受辱,也就是道场。

心里对于一切众生都没有挂碍,看你和我是一样的,看仇人如亲人一样,这样自然就不会烦恼了。

换句话说,要怎么去修大乘的忍辱呢?

就是“于诸众生心无碍,是名忍辱是道场”,这也是一副很好的对联。

精进是道场,不懈怠故。

学大乘道的人于法随时精进,精进是勇猛的用功,懈怠是原谅自己的偷懒。真精进的人是不会懈怠的。

禅定是道场,心调柔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