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生活的新挑战与转机
傻柱和娄晓娥的餐厅在新菜品推出后,一时间门庭若市,食客们纷至沓来,生意火爆得不得了。可这也引来了同行的嫉妒。隔壁新开了一家中餐厅,那菜单上的菜品,仔细一瞧,和傻柱餐厅的竟有不少相似之处,甚至还公然打起了价格战。这一招打得傻柱和娄晓娥措手不及,没过多久,傻柱餐厅的客流量就受到了明显影响。
这天,傻柱站在餐厅大堂,看着稀稀落落的几张桌子上坐着的顾客,眉头紧紧皱成了一个 “川” 字,心里别提多不是滋味了。他忍不住嘟囔道:“这可不行,咱不能就这么被他们压下去。咱的手艺、咱的菜,哪点比他们差了?” 娄晓娥也心急如焚,在一旁来回踱步,但她还是强装镇定,安慰傻柱:“别急,柱子,咱们再想想办法。他们打价格战,咱们就从菜品和服务上再下功夫,总能找到突破口。”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傻柱和娄晓娥一头扎进了研究新菜品创意的工作里。他们起早贪黑,穿梭在周边的各个菜市场,眼睛像探照灯似的,不放过任何一个摊位,一心寻找着一些新鲜独特的食材。那菜市场里,嘈杂喧闹,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地上湿漉漉的,满是污水和菜叶子,但他们全然不顾,一门心思扑在寻找食材上。
有一天,傻柱在一个不起眼的小摊位前停下了脚步。摊位上摆放着一种他从未见过的野菜,叶片嫩绿,形状细长,透着一股别样的生机。他好奇地拿起一把,放在鼻尖轻轻嗅了嗅,一股清新的草香瞬间钻进鼻腔。询问摊主后得知,这是当地特有的野菜,口感鲜嫩,营养还极为丰富,只是因为知晓的人不多,所以很少有人用来做菜。傻柱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心里想着,这说不定就是个开发新菜的好契机。
回到餐厅,傻柱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就一头钻进了厨房。他挽起袖子,系紧围裙,开始尝试用野菜搭配不同的食材。他先是把野菜洗净切碎,和鸡蛋一起下锅炒制。不一会儿,厨房里就弥漫起一阵诱人的香气。可当他尝了一口后,微微摇了摇头,总觉得味道虽然不错,但还差点让人眼前一亮的独特韵味。
随后,他又把目光投向了饺子。他精心调制馅料,把野菜和鲜嫩的猪肉末混合在一起,再加入各种调料,搅拌均匀。接着,他熟练地拿起饺子皮,包起饺子来。一个个饺子在他手中诞生,像一个个小巧精致的艺术品。当饺子端上桌时,娄晓娥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刹那间,她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兴奋地说道:“柱子,这个好,这野菜的清香和饺子皮、馅料搭配得恰到好处,太妙了!”
为了让这道野菜饺子更具特色,傻柱又开动脑筋,专门调制了一种独特的蘸料。他把蒜末、生抽、醋、香油和辣椒油按照特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那蘸料色泽诱人,味道酸辣可口,和野菜饺子搭配起来,简直相得益彰。新菜推出后,顾客们纷纷被这独特的组合吸引,餐厅的客流量逐渐回升,傻柱和娄晓娥也总算松了一口气。
与此同时,四合院又迎来了新的热闹事儿 —— 中秋佳节即将来临,大家聚在院子里,你一言我一语,商量着要一起筹备一场热热闹闹的中秋聚会。然而,在讨论聚会的节目安排时,又引发了一场小小的争论。
刘海中得知要筹备中秋聚会,兴奋得眼睛放光,第一个站起来提议:“我可是个实打实的京剧迷,咱们四合院也有不少会唱京剧的,到时候来一场京剧表演,咿咿呀呀的,多热闹,多有文化味儿,这才配得上中秋这样的传统节日。”
秦京茹却有不同的想法,她笑着摆摆手说:“二大爷,现在时代不同啦,年轻人都爱唱歌跳舞,要不咱们来个歌舞表演,又欢快又有活力,肯定更受欢迎。”
两人的意见瞬间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年轻人大多围在秦京茹身边,纷纷点头表示支持,觉得歌舞表演更符合他们的喜好,充满了青春活力;而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则站在刘海中这边,他们认为京剧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传统艺术,底蕴深厚,在中秋这样的节日里表演,再合适不过。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声音一个比一个高。
这时,聋老太太坐在院子里的躺椅上,一直静静地听着大家争论。她手里拿着一把蒲扇,有一下没一下地扇着,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听到大家吵得不可开交,她轻轻咳嗽了两声,缓缓说道:“都别吵了,这中秋啊,就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节目啥的都是个乐子。要不这样,京剧和歌舞都有,让大伙都能乐呵乐呵,各取所好嘛。”
大家听了聋老太太的话,仔细一想,觉得确实很有道理。最终决定既安排京剧表演,也安排歌舞表演。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家纷纷行动起来,开始准备节目。秦淮茹和一大妈、二大妈凑在一起,每天早早地起床,在院子里找个安静的角落,吊嗓子、练唱腔。那婉转悠扬的京剧唱段,时不时地从院子里传出来。小当、槐花和院子里的其他年轻人则聚在一处,跟着录音机里的音乐,一遍又一遍地排练舞蹈。他们又是蹦又是跳,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四合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许大茂这边,项目进行到了关键阶段,却遭遇了晴天霹雳 —— 资金短缺的问题突然出现。原本谈好的投资方,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突然变卦,减少了投资金额。这一下,让项目瞬间陷入了困境。许大茂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他四处打电话,托人寻找新的投资方,可得到的回应大多是拒绝,四处碰壁的他,心情低落到了极点。
他实在没办法,只好找到傻柱,一脸愁容,苦笑着说:“柱子,这项目可咋办啊?投资方突然撤资,我都快急死了,再找不到钱,这项目可就彻底黄了。” 傻柱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大茂,别急,天无绝人之路,咱一起想办法。我认识一些朋友,看看能不能帮你牵线搭桥,找新的投资方。”
傻柱说到做到,开始动用自己的人脉,四处打听有投资意向的人。他陪着许大茂,一家一家公司地跑,一个一个人地见。每到一处,他们都详细介绍项目的前景和优势,说得口干舌燥。经过一番不懈的努力,终于有一位对项目感兴趣的投资人愿意和许大茂进一步洽谈。
在洽谈那天,许大茂特意穿上了一身笔挺的西装,头发梳得整整齐齐。他坐在会议室里,面对着投资人,声音洪亮,条理清晰地详细介绍了项目的规划、预期收益以及应对风险的措施。他的眼神坚定,充满了自信和诚意。投资人被他的专业和执着所打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最终决定投资。解决了资金问题,许大茂的项目又重新步入正轨,他心里的大石头也总算落了地。
棒梗儿的修理铺在解决了配件质量问题后,生意越来越好,每天顾客络绎不绝。棒梗儿看着店里忙碌的景象,心里有了新的想法,他想着进一步拓展业务,增加一些大型家电的维修服务。可这需要购买一些专业的维修设备,资金一下子成了一大难题。
棒梗儿找到傻柱,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叔,我想拓展业务,但是买设备的钱不够,您能不能借我点?我以后肯定尽快还您。” 傻柱毫不犹豫地说:“没问题,棒梗儿,你有想法是好事,叔支持你。年轻人就该有股子冲劲,钱的事儿你别担心。”
有了傻柱的支持,棒梗儿又向银行申请了一部分贷款,东拼西凑,终于凑齐了购买设备的资金。新设备买回来后,棒梗儿和小李兴奋得不得了,他们迫不及待地开始学习如何使用这些设备。他们趴在桌子上,仔细查阅相关资料,遇到不懂的地方,就打电话向专业人士请教。经过几天的努力,他们很快就掌握了新设备的使用方法,修理铺的业务也顺利拓展起来。
随着中秋佳节的临近,四合院的筹备工作也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院子里,男人们忙着挂红灯笼,那一串串红灯笼高高挂起,像一个个小太阳,照亮了整个院子;女人们则细心地在窗户上贴上漂亮的窗花,有嫦娥奔月的、有玉兔捣药的,充满了浓浓的节日氛围。傻柱和娄晓娥也在餐厅里布置了一些中秋元素,墙上挂着中秋主题的字画,餐桌上摆放着精致的月饼盒,还推出了中秋特别套餐,吸引了不少顾客前来预订。
中秋当晚,四合院热闹非凡。大家围坐在一起,桌上摆满了各种美味佳肴,还有象征团圆的月饼。大家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欣赏着精彩的节目。京剧表演时,秦淮茹身着华丽的戏服,一开口,那婉转的唱腔便赢得了阵阵掌声,老人们听得如痴如醉,不时点头称赞;歌舞表演时,年轻人活力四射,他们穿着鲜艳的服装,跟着音乐的节奏欢快地舞动,让大家开怀大笑。孩子们在院子里跑来跑去,手里拿着花灯,互相追逐嬉戏,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傻柱和娄晓娥看着热闹的场景,心中满是感慨。娄晓娥靠在傻柱的肩膀上,轻声说:“柱子,这样的日子真好。一家人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比什么都幸福。” 傻柱笑着说:“是啊,只要咱们一家人都好好的,比什么都强。”
许大茂也来到四合院,和大家一起共度中秋。他看着眼前温馨的场景,心中充满了感激。要不是傻柱和大家的帮助,他的项目可能早就夭折了。在这个团圆的夜晚,四合院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邻里之间的情谊。
然而,生活总是充满了变数,谁也不知道未来还会有什么挑战等待着他们。傻柱和娄晓娥的餐厅能否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站稳脚跟?许大茂的项目还会遇到什么困难,他又该如何应对?棒梗儿的修理铺又将如何发展,能否越做越大?四合院的故事还在继续,一切都充满了未知和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