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东秀捕鱼

在欢呼声中第一网鱼终于被拖上岸。

总务主任和那一队教职工将鱼拖到老操场边一棵高大的栀子花树后,又下湖去准备拖第二网。

一些鱼儿不老实的在地上蹦跳起来,看守的教师不时维护着它们的秩序。身为教师子弟的吴小军自然在现场帮忙,赖华也跟着跑前跑后忙乎着。

沙志、李心刚等人从未见过一网下去能捕如此多的鱼,欣喜地与同学们围着看着辨认着。而更多的学生、老师以及家属正匆匆赶过来,挤进人群想一睹为快。

兴奋的人群已经自然形成两大群,一群站在篮球场边观看捕上来的鱼,一群在湖边观看拖网捕鱼。

但不管是哪里,到处都是兴奋的表情,到处是快乐的声音,欢快的气氛洋溢在东秀湖上空。

小渔民郭家宝当起了解说员,站在依旧绿意葱茏的栀子花树旁说:

“东秀湖虽然叫湖,但与我们那里比实际上就是个小鱼塘。南湖是大湖,肯定是用渔船布网后直接拖。这东秀湖里捕鱼倒是与我家门前的鱼塘一样,先把水抽干,至少是抽得差不多,然后穿着水靠下去用网拖。水靠防水,我们养鱼的人家每家每户都有。

“穿着那东西在鱼塘的淤泥中走,虽然不能说方便,但是面对着丰收的喜悦,我们会什么也不在乎。当然,最后我们每个人都是满身满脸的泥……”

小渔民侃侃而谈,但沙志想到的是另外一个问题,打断郭家宝说:

“以前没有柴油机抽水的话怎么办?那么大的鱼塘全靠你们用人力提水?如果那样的话,那要提到什么时候?”

“沙志,你这么聪明个人,怎么脑子一下子转不过来呢?”李心刚嘻嘻哈哈地说,“没有机器,但肯定不是用人力提水,这想也能想得到!他们家好几个鱼塘,小的一两亩,大的二三十亩,如果要靠人工提水,忙到猴年马月才能忙完?估计过年也不用吃鱼了,你那是愚公捕鱼!”

郭家宝看看沙志说:“说得对,当然不是用水桶。以前是用龙骨水车,后来是用柴油机。”

“龙骨水车,对了,用脚踩的那种,”沙志笑着拍拍脑袋说,“忘了忘了,估计是天气太冷把脑子给冻住了,刚才没有反应过来。”

尽管他小时候就见过柴油机,但直到几年前穆城附近的乡村还是到处可见龙骨水车。可是只有几年的时间,不但是龙骨水车,很多东西比如白衣江中的帆船、舂米的舂米机、纺棉花的纺车都已迅速退出历史舞台。

“前几年我们种田用水主要还是靠水车,你这家伙不是大城市来的,竟然没有反应过来,忘本啦忘本啦!”李心刚故意叹了口气,“知道你农民伯伯辛苦了吧?”

沙志没有理会李心刚,对郭家宝说:“我记得龙骨水车大概是东汉时发明的,快二千年了还在使用,你们说,当时被发明出来的时候是不是石破天惊的重大发明创造?”

“当然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创造。那龙骨水车靠人力,是苦力活。没有办法,那时我们一个生产队的劳力都会集中在鱼塘那里干苦力,等到水排得差不多了再用网拖。”郭家宝边说边转身朝湖边走去,“水少的话,自然可以什么都捞上来,而且可以把里面的乌龟王八全捞上来。那些东西是现在最珍贵的东西,据说营养最丰富,可我们以前完全不吃,现在也不怎么吃。如今全卖到南方去,因为价格最高,反倒成为了我们南湖渔民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