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先去查档,如果你说的是真的,那我便请了你给我们家小米和我小叔做西席。”陈冬月想了想,又道:“对了,你还得教我写字。”
李秀才一愣,一时之间搞不懂,做西席和教写字之间,到底算是有啥区别。
不过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好像真的给自己找到了个差事。
于是李秀才拼命点头,“行行行,二位跟我来,这会儿文吏都还没下衙,现在去还赶得及!”
“不是......我们家哪儿请得起什么席子?!”宋杨对自己说出口的话,也多少是有点怀疑的。
为什么明明是个教书匠,偏偏要叫人家席子呢?
为什么?
陈冬月叹了口气,“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请西席啊。”
“嗯?!什么?”宋杨完全不明白陈冬月的回答。
不过,没人在意他的迷茫。
在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啊对,请先生也必须讨价还价,虽然这先生开价着确实不算高,但是陈冬月也不会任人开价。
总之,两人最后说定的是,李秀才可以包吃包住,但是每天就两餐,吃啥不能挑,每个月陈冬月也只给他两斗粮,外加两筐蔬菜,蔬菜品种不论。
要知道宋好婆他们那一亩地的菜蔬,别说每个月两筐了,哪怕一天两筐都能摘得满,所以用蔬菜抵粮食,对陈冬月来说更划算些。
李秀才这边觉得陈冬月开出的条件也不算苛刻,毕竟他要教的人也少,包吃包住还能养老娘,再加上自己还有时间温课,这就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一份活计了。
要知道如今粮价这么高,像他这样连秀才都不是,又干不了什么体力活的人,在县城里也是很难谋生的。
于是两人在达成一致之后,立刻去县衙找了文吏查了档,果不其然,这李一鸣确实是个童生,并且考秀才也的确是差了一级没考上。
去过县衙之后,李秀才说要收拾行李跟老娘道别,所以还带着陈冬月他们回了趟家,见了见他老娘。
这李秀才的家,果真如他所说,住在巷弄最里头的一个大杂院里头。
李家母亲虽然看着瘦削,但精神头却还算足,她说平日里给大户人家洗衣为生,不过如今这洗衣服的差事,生意也不太好,所以儿子不得不出去找活干。
看着一切都没问题,陈冬月这才掏了五十个铜板给老太太,说是因为这个月还剩下不到二十天,这五十个铜板让她自己去买粮,就算是李秀才这个月的束修了。
老太太千恩万谢的收下了铜板,叮嘱了儿子可得好好教书,三人这才回到了驿站。
此时,粮店和布店来送货的小二已经等在驿站外头了,宋杨和陈冬月二人赶紧点数收粮,很快就把买来的粮食悉数装车。
看着满满一大车的粮食,李秀才两眼直放光。他说他感谢自己能迈出这一步,这回是找到了好东家了。
虽然.......那女东家看着不好惹,但是看她那体格子,家里头吃食肯定不错!!李秀才,对自己没皮没脸的行为,很是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