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西南土司叛军败亡,倒是那秦良玉的石柱兵发挥了奇效。"
言罢,皇太极的脸上也露出了一抹凝重之色。
他不仅仅惊诧于京营官兵的战斗力,更吃惊于明国小皇帝的"威信",仅仅一道命令,便让数年前处处漏风如筛子般的朝廷,变得像现在这般"无孔不入"。
假若不是他的人成功在京师"策反"了一位郁郁不得志,被小皇帝亲自下令打压的翰林院官员,恐怕他还真的无法获知有关于这场西南战事的只言片语。
"哦?在京师发展了新的内应?"
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之后,努尔哈赤转而将目光投向皇太极,淡然的声音中流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满意。
虽说前些年他们大金在明廷京师安插了大量的"细作",但随着小皇帝登基,尤其是山西张家口堡晋商被"一网打尽"之后,他们大金与明廷京师之间的联系便是趋近于无,再难像之前那样掌握第一手的情报,获知许多军民百姓都难以知晓的"内情"。
"是有这么个人,叫孙之獬,去年才刚刚出仕,眼下在翰林院当官。"
皇太极虽然没有敏锐捕捉到努尔哈赤的感情波动,但也知晓此事乃是无可争议的"功绩",说起话来也不由自主的露出了一抹满意之色。
这翰林院虽然不是什么显赫衙门,但胜在"前途无限",备不住哪天这孙之獬便会一飞冲天,成为明国的肱骨重臣。
到了那时候,这孙之獬的价值,可就不是那区区千两白银所能够比拟的。
"不错。"
"翰林院可是明国的心脏,此事做的不错。"
听闻皇太极新发展的"内应"居然是来自最为清贵的翰林院,曾作为明国臣子的努尔哈赤无疑更加满意,眼神也缓和了许多:"远水接不了近渴。"
"毛文龙那边,怎么说?"
或许是知晓接下来所讨论的内容将会直接取决于他们汗国未来的命运,作为女真大汗的努尔哈赤也不由自主降低了声音,皇太极,范文程等人更是屏住呼吸,眼神火热。
"回大汗,毛文龙那边并未同意汗国的招揽,但也没有拒绝汗国,只说事关重大,要容他仔细考虑衡量一番。"短暂的沉默过后,一道略有些激昂的声音在汗殿中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