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知晓眼前的锦衣卫指挥使决然不可能在如此紧要的问题上作假,但提督太监曹化淳仍是脸色严肃的确认着,只觉自己似乎跨越历史长河,即将触碰到当年这桩案子隐匿于水面之下的"隐情"。
"此乃锦衣卫留档,自然不会有错。"迎着曹化淳审视的眼神,李若涟重重点了点头,并补充道:"这事在武昌府不是秘密,朝廷虽然没有对另外两位..册封,但楚王府的宫人们皆是知晓这两位的存在.."
皇明祖训规定,亲王世子袭爵,其余诸子皆封郡王。
以楚恭王朱英?的身份,假若他留下的那几位遗腹子皆是太祖高皇帝的血脉,即便他生前不知晓这些人的存在,他的王妃也会向朝廷上奏,为这几名遗腹子奏请郡王的爵位,即便楚恭王妃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对两名尚在襁褓中的孩童感到不满,不愿替其请封,其余的楚藩宗室,例如曾监理府事的武冈王和东安王,或者后来正式袭爵掌权的朱华奎也应向朝廷上奏才对。
可事实是,这些人无一例外皆是选择了沉默。
"备胎,另外的两名遗腹子分明就是备胎!"
短暂的平静过后,雅间内便响起了提督太监曹化淳怒不可遏的咆哮声,其眉眼间满是惊怒,身躯也在随之不断抖动着。
这个时代婴儿夭折率奇高,即便是卫生医疗条件相对较好的宗室也不能完全杜绝,当年策划"狸猫换太子"的始作俑者必然是但因楚王朱华奎和朱华壁这对兄弟中途夭折,方才额外准备了两名婴孩,以当做"备胎"。
"以咱们现在掌握的情况来看,基本可以断定当年的伪楚王案乃是确有其事,楚王朱华奎,宣化王朱华壁,以及另外两名遗腹子,皆是从民间抱养的孩童,并非楚恭王朱英?的子嗣。"
沉闷的点了点头后,锦衣卫指挥使李若涟的脸上也流露出一抹凝重之色。
亲王爵位传承是一项非常繁琐的过程,并非王府上奏,朝廷闻讯允准这般简单,中间涉及到的衙门不知凡几,需要核查的内容也十分复杂。
尤其是像楚王朱华奎这等"遗腹子"的情况,礼部和詹事府均需要派遣专员,前来楚王府核查楚宫王生前的"起居录",以杜绝"狸猫换太子"的情况。
但是像楚王府这等破绽百出,却依旧顺利承袭爵位的情况,其背后必然涉及到了某些利益交换,且涉及到了朝中的某些重臣。
好巧不巧,于隆庆六年扳倒高拱,正式成为大明朝内阁首辅的张居正,便是湖广荆州府人氏...
顺着这个思路想,张居正作为万历皇帝的授业恩师,死后却落了一个被"抄家"的下场,这其中是不是便有楚王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