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显,这位大权在握的女真大汗,心情大好。
"启禀父汗,"又是异口同声的山呼过后,日渐阴沉的四贝勒皇太极也是侧身出列,肥胖的身躯因为激动而微微有些颤抖:"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毛文龙麾下虽然是些游兵散勇,但我大金不善水战,始终难以剿灭这群跳梁小丑。"
"如今明国小皇帝下令让朝鲜军队戒严提防毛文龙,足以证明明国内部并非铁板一块。"
"儿臣觉得,正如范先生刚刚所说的一样,此乃我大金千载难逢的机会。"
"绝对不容错过。"
最后的一句话,皇太极几乎是吼叫出来,粗短的脖颈上青筋暴露,脸庞也因充血而涨红。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谋臣",他深知他们大金眼下所面临的处境究竟有多么严峻。
在正面战场,辽东经略熊廷弼治下的"辽沈防线"几乎固若金汤,让他们大金勇士束手无策;在辽南战场,他们大金虽是取得了一定规模的战果,并且还收获了大量的盐引,但也因为战线过长的缘故,被兵强马壮的明国抓住机会,强行收复了易守难攻的清河城。
可以说,在清河城宣告沦陷之后,他们大金便几乎失去了南下的机会,只能像是瓮中之鳖一样,被困在这赫图阿拉,迎接慢性死亡的到来。
也正是因为正面战场和侧翼均是进展不利,他们大金此前方才对发生在明国西南边陲的土司们寄予了前所未有的厚望,希望这些在当地传承数百年而不止的土司们可以牵扯朝廷的注意力,为他们大金分担压力。
但让人失望的是,那些兵强马壮的西南土司们仅仅坚持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便如三年前的永宁宣抚使奢崇明一样,落了一个兵败身亡,身死族灭的下场。
不仅如此,原本被穷兵黩武所困扰的小皇帝还在前些时日果断"大义灭亲",向盘踞在湖广两百余年的楚王府动手,听说从其府中得到了富可敌国的财富。
伴随着这一连串的噩耗,他们大金看上去还拥有一战之力,依旧在辽东作威作福,但实际上已是彻彻底底失去了主动权,只能任由明国宰割。
在他看来,想要破局的唯一可能,便是"矛盾转移"!将正面战场由这苦寒的辽东,转移至明国京师。
换句话说,他们八旗勇士要像当年的蒙古鞑子一样,长驱直入打到北京城下,借此打破明国对于辽镇将士的部署,并引起明国内部的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