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论语·里仁>第13章 礼让治国,和谐为本》

原文: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解读:

一、原文释义,启迪智慧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的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用礼让的原则来治理国家,那礼又有什么用呢?”

在此,“让”这个字含义深远。它包含了多重内涵,首先是谦虚之态,即不骄傲自满,不居功自傲,能够以平和、低调的心态看待自己的成就和地位。其次是宽容之心,对他人的过错和不足能够包容和谅解,不斤斤计较,不睚眦必报。再者是尊重他人,承认他人的价值和权利,不轻视、不压迫。最后是愿意为了整体利益而舍弃个人的私利,表现出无私的奉献精神。

“为国”,这里指的是治理国家这一宏大而复杂的事务。它涉及到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引导和协调,以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安居乐业。

“何有”,意思是“有何”,即“有什么”,表示没有什么困难或问题。

孔子这句话旗帜鲜明地强调了礼让在国家治理中的不可或缺性和决定性作用。他以反问的句式,更加强有力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即如果能够将礼让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那么国家治理将会变得顺畅高效,反之,如果不能秉持礼让原则,那么所谓的礼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实际意义和价值。

这一表述展现了孔子对国家治理之道的深入思考和独到见解,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智慧启示。

二、深度思考,哲思翱翔

1. 礼让在国家治理中的核心地位与深远意义

礼让作为一种崇高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国家治理的宏大格局中占据着基础性、关键性的地位。一个国家若能大力倡导并切实践行礼让精神,便能在全社会营造出一种和谐、融洽、安定有序的良好氛围。

当民众之间彼此谦让、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社会中的矛盾和冲突便会如冰雪遇春阳般渐渐消融,资源的分配也会因着这种相互理解和包容而更加公平、合理且高效。如此一来,国家的发展便能在和谐稳定的轨道上稳步前行,社会的进步也将得以持续推进。

2. 不能以礼让治国的严重后果与潜在危机

倘若一个国家抛弃了礼让的原则,社会必将陷入无休止的争斗、纷争和混乱之中。人们会被自私自利的欲望所驱使,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和利益而不择手段,道德的底线被肆意践踏,社会的公序良俗被严重破坏。

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即使形式上存在着种种礼法条文,也不过是空洞无物的摆设,无法发挥其应有的规范、约束和引导社会行为的作用。长此以往,国家的根基将被动摇,社会的结构将趋于瓦解,人民的福祉也将无从谈起。

3. 礼让与法治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礼让并非孤立地存在,也并非与法治相互排斥,而是与法治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法治以其强制性的力量为社会构筑起一道坚实的底线防线,确保最基本的秩序和公平得以维护;而礼让则从道德的深层领域激发人们内心的良知和自觉,使人们在法治的框架内更加主动、积极地遵循社会规范,以一种发自内心的自愿和自觉去践行道德的要求。

在一个理想的国家治理体系中,礼让能够巧妙地减少对法治过度依赖所带来的刚性压力,有效地降低社会管理的成本,显着地提高治理的效率和效果,使国家治理达到一种刚柔并济、德法兼修的完美境界。

4. 对当代国家治理的深刻启示与积极借鉴

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孔子的这一古老而深邃的思想依然闪耀着璀璨的智慧光芒,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意义和现实价值。国家在制定各项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融入和体现礼让的精神内涵,通过教育、宣传等多种途径大力培养公民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使礼让成为每一个公民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

同时,在国际交往的广阔舞台上,各国也应以礼让的态度相互尊重、平等协商、求同存异,共同构建一个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公平正义的国际新秩序,为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和繁荣作出积极的贡献。

三、本章小结

本章中孔子深刻阐述了礼让对于国家治理的决定性意义,明确指出能以礼让治国则诸事顺遂、和谐有序,不能以礼让治国则礼将失效、社会混乱。深入剖析了礼让在营造和谐社会、避免冲突争斗、与法治有机结合等方面的关键作用,为当代国家治理在培养公民道德、促进社会和谐、完善治理体系、推动国际合作等方面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思想指引和智慧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