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解读:
一、原文释义,启迪智慧
有人说:“冉雍这个人有仁德,但不善言辞。”孔子说:“何必要能言善辩呢?靠伶牙俐齿和人辩论,常常会惹人讨厌。我不知道他是否称得上仁,但何必要能言善辩呢?”
在此,“或”这个词具有不确定性和泛指性,它没有明确指出说话人的具体身份,代表着某一个不特定的人发表的观点,营造了一种普遍存在的看法被提出的氛围。
“雍”指的是冉雍,他是孔子众多弟子中的一位,在孔子的教育体系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仁”在儒家思想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一种极其崇高和复杂的道德理念。它包含了对他人的深厚关爱与同情,表现为心地善良、慈悲为怀;意味着遵循道德规范和正义原则,行为正直、公正无私;要求具备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不断反省和改进自身;还体现在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担当,积极为大众谋福祉。
“佞”则侧重于形容能说会道、巧言令色的特质。这种特质往往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和讨好迎合的意味,可能会偏离真实和真诚。
“口给”强调的是口才的敏捷和应对的迅速,但这种迅速如果缺乏实质内容和真诚态度,就可能变得空洞和浮华。
“屡憎于人”形象地描绘了因为频繁使用巧言令色的方式与人交流而常常被他人厌恶和反感的状况。这表明仅仅依靠口才来驾驭他人,而不注重内在品质和真诚交流,很容易引起他人的负面反应。
孔子的这番回应,清晰地表达了他对于仁德与言辞能力之间关系的看法。他没有直接肯定或否定冉雍的仁德,而是着重强调了对能言善辩这一特质的审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