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握紧拳头,眼中燃起决然之光:“我们必须查清这些历史事件的真相,将每一处真实灵异事件、每一段血祭历史串联起来,这样才能找到幕后黑手的线索!”
两人走访了当地的档案馆、乡村祠堂,查阅了大量历史档案和老照片。经过几天的辛苦调查,他们发现:
1. 1935年,江西鹰潭一带发生过大规模失踪事件,据当时报纸记载,失踪人数高达数十人,事件发生之时,正值暴雨夜晚,目击者称当晚天边曾闪现异光。
2. 1968年,余江县某村曾传出群鬼出没的惨剧,村民夜半惊呼“血祭已启”,而事后查明,村中曾有一户人家传出血祭的禁忌仪式,遗留血迹斑斑。
3. 古籍中记载,王道生在昆仑秘境中曾获得一部名为《幽冥禁典》的神秘书卷,其中详细记载了“以血祭魂,换天地平”的仪式步骤,且附有多处真实地址——包括江西龙虎山、湖南凤凰古城等真实地点。
这些资料交织在一起,令林墨与罗雨琪心中更加明确:阴司门并非孤军作战,他们正利用这古老的血祭仪式,将各地真实灵异事件串联起来,企图借由献祭鲜血,唤醒沉睡中的邪祟——而鬼王只是他们计划中的一环。
“王道生的下落,或许就在这些事件的蛛丝马迹中。”林墨低声道,他决定沿着这些线索,继续追查那位神秘失踪的茅山弟子。
罗雨琪紧皱眉头:“但这条路,充满了阴谋与杀机,我们必须时刻小心。”
林墨点头:“是的,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敌人布下的陷阱。我们要把所有的真实事件、灵异现象一一记录下来,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细节,都可能成为撬动整个阴谋的关键!”
两人相互扶持着继续前行,身影渐渐消失在阴雨连绵的山路上,身后传来的风声仿佛在低语:“命运之轮,总在转动……”
夜色渐深,阴雨细细,林墨和罗雨琪在一处偏僻的山谷中暂时驻足。山谷真实坐落于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县的一处古老村落附近,这里曾流传着许多令人毛骨悚然的灵异事件。
他们在一间破败的民居中找到一位年迈的老人,老人满脸风霜,眼神黯淡,似乎经历了太多苦难。老人颤抖着声音道:“你们……来找血祭之谜?我曾亲眼目睹过那场血祭……那夜,村里的人都消失了,只留下血迹满地……”
老人的描述与档案记载惊人地吻合,林墨将所有笔记整理后,感到震撼不已。他心中隐隐明白:幕后之人极有可能就是利用这些真实事件,悄然构建起一条跨越数十年的血祭网络。他们不择手段地采集鲜血,用来维持封印和祭祀仪式,而供血中断正是关键时刻的转折点。
小主,
“我曾听村里人说,当年有一位年轻人,名叫王道生,曾在血祭仪式中失踪。传闻他后来投奔某个神秘组织——阴司门,成为了他们的重要人物。”老人低声道,眼中满是恐惧,“有人说,他的手中曾握有一枚神秘玉佩,据说那玉佩上刻着‘暗夜之主’的印记……”
林墨与罗雨琪对视,心中同时涌起一股难以平息的激动和不安。
“这枚玉佩……”罗雨琪低声道,“它可能就是揭开整个阴谋的钥匙。”
林墨点头:“既然如此,我们必须找到王道生,弄清楚他与阴司门的关系,以及那枚玉佩究竟隐藏着什么力量!”
两人告别老人,带着沉重而明确的使命,继续沿着山路赶往离村不远的一处废弃祠堂。废弃祠堂坐落在真实的江西鹰潭市余江县一个名为“古村”的地方,那里早在上世纪就曾发生过多起灵异事件,现今已成为当地人谈之色变的禁地。
祠堂内残存的石刻记录着过去的辉煌与凄惨,墙上依稀可见一位年轻道士的画像,旁边刻有“王道生”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就在这里!”林墨声音低沉,望向那画像,仿佛看见了某种久违的身影。
罗雨琪走近画像,仔细端详,只见那道画中的眼神深邃而坚定,似乎蕴藏着某种难以言说的秘密。
她轻声道:“如果王道生当年真如传闻所说,成为阴司门的一员,那么他必然藏有能操控血祭之力的禁术……或许,这禁术正是引发当前灾难的罪魁祸首。”
林墨点头:“我们要找到他的遗物,哪怕只是一枚玉佩,也能为我们揭开真相提供线索。”
就在这时,祠堂深处传来一阵细微的响动,仿佛有人正悄然来访。两人立刻警觉,轻轻推开破旧的木门,只见一位身穿破旧道袍、神情落寞的年轻人正蹲在角落里,手中紧紧攥着一枚暗红色的玉佩,上面刻着奇异的符文,散发着冰冷的光泽。
“你……是谁?”林墨喝道,声音中带着杀气。
那年轻人缓缓抬起头,眼中满是惶恐与悲伤:“我……我叫王道生。”
罗雨琪不禁倒吸一口冷气:“他……真是王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