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君子不分中外,邻里传递温情(下)

王玉兰在一旁叮嘱:

“臭蛋,趁热吃,小心烫,淑婷姐姐包子香的很,刚好给你妈妈尝尝!”

王玉兰的声音温柔而关切。

臭蛋赶忙伸出双手,黝黑的脸蛋上泛起憨憨的笑意,眼睛亮晶晶的,臭蛋用力点了点头,说道:

“谢谢淑婷婶婶,谢谢玉兰婶婶,闻着就香得很!”

臭蛋的脸上充满了感激和喜悦。

张淑婷轻轻拍了拍臭蛋的肩膀,又细心地帮臭蛋把包子盖好,温柔地说道:

“别忘了给你王叔送过去些,平日里也帮了我们不少忙。”

张淑婷的动作轻柔而温暖。

臭蛋再次点头,把话牢牢记住,然后拍拍胸脯表示:

“放心吧,淑婷婶婶,我这就去。”

臭蛋的胸脯拍得“啪啪”响,充满了自信。

说罢,臭蛋抱紧包子,迈着大步往外走去,小小的身影很快消失在院门口。

阳光此时愈发灿烂,洒在身上暖融融的,张淑婷与王玉兰继续沉浸在这弥漫着桂花香的温馨晨间。

那阳光如同金色的纱幔,轻轻地覆盖着整个小院。

时不时传出的欢声笑语,为小院新一天的生活添了几分悠然。

她们的笑声清脆悦耳,在小院中回荡。

至于宇道和张婉落两人,早早被王玉兰和张淑婷安排去上学了。

毕竟,年纪轻轻的,不上学难道还指望在家枯坐修炼、一朝成仙?

况且,修炼之路漫漫,最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

学知识、磨心性才是当下的正途。

而这上学的事情,便是王玉兰一手操办的。

初到沪上不过几日,王玉兰便马不停蹄地穿梭于大街小巷,勘察沪上当地的情况。

这一探,着实让王玉兰心惊。沪上,犹如一个各方势力盘踞的“江湖”。

形形色色的各家教派林,主要以道家为首,还有一些其他在大清见不得光的势力。

甚至!那些曾被大清封杀的诸子百家,也如顽强的野草,在夹缝中寻得生机。

更夸张的是,在北方人人喊打的诸子百家,竟然在沪上的不同租界地,大摇大摆地设立了自己的驻地,毫不掩饰。

历经岁月洗礼、朝廷围剿,这些传承却依旧能延续至今,其底蕴之深厚,不可小觑。

大清如今摇摇欲坠,内忧外患自顾不暇,势力范围不断收缩。

大清的手已经很难再伸向南方,更何况是满是租借地、洋人势力错综复杂的沪上。

沪上,既是危机四伏之地,也是卧虎藏龙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