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边的榕树上,
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操场边的秋千上,
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师的粉笔,
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
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
等待游戏的童年。”
写完第一段,赵海生放下笔,说:“第一段就这样吧,咱们一起看看怎么样,第一句我给静物加入知了的声音,第二个秋千用蝴蝶来衬托安静,粉笔嘛,用了儿童视角拟人化的手法。你觉得怎么样?”
“我来唱一唱听听,歌词太好了,这么短时间你怎么能写这么好,还有理论支持,我也是学中文的,这差距也太大了!”穆洋开始有点语无伦次了。
“你觉得不错就行,咱们要抓紧时间,我觉得至少得有四五段才能把童年写得丰富起来,这个就像绘画,一段选取一个视角,从四五个不同的视觉去写,才能把童年写活。第二段我准备从心理角度来写,你觉得怎么样?”
“啊,你不用问我,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吧,要不你念,我来帮你写。”穆洋赶紧说。
“好,那我说你写啊。”赵海生说道:
“福利社里面什么都有,
就是口袋里没有半毛钱。
诸葛四郎和魔鬼党,
到底谁抢到那支宝剑。
隔壁班的那个女孩,
怎么还没经过我的窗前。
嘴里的零食,手里的漫画,
心里初恋的童年。”
“第二段主要从心理角度来描述童年的事情。你觉得怎么样?”赵海生问。
“挺好是挺好,不过‘心里初恋’?我没写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