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林远准备好的早食,佩戴书囊,大约卯正一刻出门了。
六堂都有一间很大的讲堂,讲堂门上挂着各堂木牌。
为了光线好,讲堂的屋檐建的较高,窗格通透,每堂都单独分开的。
讲堂内摆放了三十多张枣红色矮桌,墙上四墙挂有儒家名言卷轴字画。
讲堂中央设有一张木质讲座,桌上摆放着书籍、教鞭,是授课教官的座位。
林向安道的时候,讲堂内已经来了很多人。
前面坐的比较满,在向后寻找空位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叫他。
“向安兄,这边。”
朝声音望过去,竟然是孙文石,没想到在诚心堂碰到了熟人。
上次遇到土匪,几人也算过命交情。
“文石兄,没想到在这里能遇到你,真是有缘。”
孙文石旁边位置没有人,正好看到林向安进来,惊喜地叫住了他。
“我就比你早来两日,才把这里混熟。之前和你一起的几位同窗,没有来吗?”
坐下来后,林向安微微侧着身子,便笑着解释。
“我是临时决定来县学的,没来得及当面和他们说。”
点卯的教官还没有来,两人便趁机闲聊。
孙文石和他详细说了课程安排,随后便问林向安院试的打算。
“今年八月份的院试,向安兄,你可打算参加?听说前年的院试,将近上千人参加,但录取不到百人。”
参加院试的除了这一届的童生,还有往届童生,多年累积下来,人数只多不少。
平均到每个县里,大概就十来个秀才,府城人数会稍微多一些。
“我要去试一下,不管结果与否,有个经验也是好的。文石兄,你呢?”
孙文石点点头,笑着说道。
“我也正有此意,到时候可一同前往府城。而且,县学去参加院试,会安排衙役护送,要比上次回来安全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