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考察才学

孔夫子认为学生们的程度还不够,暂不讨论。所以他答复子路——“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先要把人做好,再研究鬼神的问题,连人都没有做好,连人都不懂,还要进一步去了解鬼神,太远了。

林向安眼中微微闪过一丝思索的光芒,并没有急于回答,反而保持了几秒钟的沉默,仿佛在细细琢磨宋道衡的问题。

此时,书房内的气氛似乎愈加凝重,窗外的风吹动着竹影,发出沙沙的声响,恍若背景音乐般为这场对话增添了几分紧张感。

周教谕在一旁静静坐着,并没有插话,显然学政对林向安有期待。

林向安微微低头,眉宇间带着淡淡的思索,似乎在回忆着那道论题的内容和他自己对生死问题的理解。

他轻轻开口,语气平稳,字字铿锵。

“回宪台,晦庵先生曾说‘存天理灭人欲’乃生死之道,然而阳明先生破此窠臼。

譬如烛火照在室内,晦庵先生重视烛台形制,而阳明先生重烛光澈照。

学生浅见,孔夫子虽讳言鬼神,实际是导人向生,而阳明临终语恰是践‘向死而生’之真谛。”

他停顿了片刻,眼神微微低垂,仿佛在自己刚才的言辞中寻求更加深刻的理解。

“‘向死而生’,这不仅是对死亡的超越,更是对生命本质的追求与体现,生死是自然的循环。

‘未知生,焉知死’更是告诉我们生命本身充满变数,不能对死亡做过多推测.

反而要关注当下的活生生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