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那年夏天

因果树 伍茗 2635 字 5天前

2006年的夏天,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是一个充满希望与挑战的季节。蝉鸣声在闷热的空气中回荡,田间的小道上弥漫着泥土的气息。我家位于村子的边缘,四周围绕着简陋的砖墙,院子里种着几株老树,投下斑驳的阴影。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又质朴。

这天下午,太阳已经西斜,但余晖仍让整个村子笼罩在一片金黄之中。我正在院中整理着一些旧书,这些是我为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准备的。突然,一阵汽车喇叭声打破了午后的宁静。一辆破旧却干净整洁的面包车缓缓驶入了我们村庄,停在了我家的门口。车上下来了几位穿着正式的人,为首的是学校的一位领导,名叫李校长。他们手中拿着一个包裹得非常精致的信封,那是改变我命运的通知书和1000元奖学金。

“请问这里是顾茗同学的家吗?”李校长礼貌地问道,声音温和而坚定。

听到声音,我急忙从屋里跑出来,眼睛里充满了疑惑和期待。“是……是我。”我结结巴巴地说,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正式的一行人来到自己家中。

“恭喜你,顾茗!”李校长微笑着递上了手中的信封,“我们是来给你送录取通知书和奖学金的。”

我接过信封,双手微微颤抖。当我看到信封上的大学名称时,眼眶瞬间湿润了。我小心翼翼地撕开信封,取出那份改变我命运的通知书和附带的一张纸条——上面写着1000元奖学金的信息。那一刻,所有的努力、所有的汗水都化作了眼前的这份喜悦。我紧紧握着通知书,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这时,我奶奶闻声从屋内走了出来。她是一位年迈的老人,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眼神中透露出坚强和智慧。看到陌生的客人,她立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快进来,快进来!”奶奶热情地招呼着,一边说着一边将几位客人迎进了屋内。

屋内的陈设简单而朴素,墙上挂着几张泛黄的照片,记录着家庭成员的点滴回忆。一张老旧的八仙桌摆在正中央,旁边摆放着几把椅子。大伯也赶了过来,他是个朴实的中年人,皮肤黝黑,手上还沾着泥土的痕迹,显然刚从田里回来。

“这是我家孙子,他可真是争气啊!”奶奶自豪地说,眼中满是欣慰。

“您太客气了,”李校长回应道,“顾茗同学在学校的表现一直都很优秀,这次考上大学是我们学校的骄傲。”

大伯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走到我身边,拍了拍我的肩膀:“孩子,你真有出息!”

“叔叔阿姨们,请坐,请坐。”我赶紧搬来几把椅子,让大家坐下。

“家里条件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帮忙解决?”李校长关切地问道。

“哎呀,别提了,”大伯叹了口气,“我们这儿就靠几亩薄田过日子,收入不多。不过,现在好了,有了这笔奖学金,孩子的学费就有了着落。”

“是啊,”奶奶接过话茬,“虽然家里不富裕,但我们一直教育孩子要努力学习,将来好报答国家和社会。”

“你们做得很好,”李校长点点头,“像顾茗这样的学生,正是我们需要培养的人才。他不仅成绩优异,更重要的是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

听到这里,我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我知道,这不仅仅是对我个人的认可,更是对整个家庭的支持和鼓励。这一刻,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一定要好好读书,不负众望。

“对了,顾茗,”李校长拿出一份文件递给我,“这是我们学校为贫困生设立的一些助学政策,你可以看看,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申请。”

“谢谢校长,我会认真考虑的。”我感激地说。

“还有,”李校长继续说,“开学后,如果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力帮助你的。”

“好的,谢谢校长,谢谢各位老师!”我再次表达了自己的感谢之情。

随后,大家围坐在八仙桌旁,开始聊起了家常。奶奶端来了水果和茶叶,热情地招待着客人。房间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气氛温馨而和谐。我静静地听着长辈们的谈话,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感动。我意识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背后有一群关心和支持我的人。

随着夜幕降临,村子里渐渐安静下来。星星点点的灯光从各家各户的窗户透出,照亮了这个小小的庭院。我站在门口,目送着李校长一行人的车子慢慢远去。望着那逐渐消失的身影,我暗暗发誓:一定要珍惜这次机会,用自己的行动回报所有关心我的人。

回到屋内,我仔细地阅读着录取通知书上的每一个字,仿佛每一个字符都在诉说着未来的可能性。我想象着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但也充满了无限的希望。此时此刻,我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同时也明白,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前方还有更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