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有后了

长安朝廷为了惩治贪腐、整饬吏治,特地派出多支巡察队伍,分赴各州查访民情、清查贪官,并重新审理积压已久的冤假错案。

同时,也向各大都护府和几大军团下达通令,要求迅速开展内部整风运动,肃清不良风气,严明军纪政纲。

这一番雷厉风行的整顿,还真揪出了不少贪官污吏。

看着名单上那一串串熟悉又刺眼的名字,还有他们罄竹难书的罪行记录,刘昆心头怒火中烧,几乎按捺不住。

早在种花部落时期,他们便实行“高薪养廉”的政策,以厚禄优待官员,从而减少其贪渎之念。

他一直认为,比起朱重八那种强制天下官员与自己一同过苦日子的做法,自己的治理方式更显人性、更合常理。

毕竟,身为朝廷命官,总不能连普通百姓都不如吧?

当然,若要与那些富商巨贾相比,官员的收入自然不及,但好歹也算得上是高收入阶层了,不是吗?

刘昆心里清楚,贪官污吏这种现象,自古有之,根深蒂固,岂是一朝一夕便能根除?

虽说设有绣衣卫暗中监察百官,维稳纠风,但也难以做到事无巨细、面面俱到。

更何况——绣衣卫之中,就真的没有贪腐之人?就没有被收买、被渗透的可能?

刘昆震怒之下,立即下令彻查涉案官员,并对绣衣卫内部展开清洗。

很快,一份详尽的贪腐名单被呈递上来,其中不乏位高权重者,甚至绣衣卫内部问题也不少。

其中,凉州武威郡太守张烈,堪称诸般恶行之首。

此人原是刘昆旧部,早年追随其起兵,深得信任与重用。

然而一旦执掌一郡之权,便迅速堕落,勾结地方豪强,沆瀣一气。

他假借赈灾之名,虚报灾情,骗取朝廷拨款,实则将钱粮尽数中饱私囊,用于修建豪华庄园、豢养家兵私军,图谋私利,蓄势自重。

更令人发指者,他曾秘密派遣刺客刺杀监察御史,妄图掩盖自身贪赃枉法的罪行。

真是胆大包天,目无王法。

户部某司官员李昭亦是劣迹斑斑。

此人身居高位,却滥用职权,与商贾勾结。

他们肆意操纵粮价,低买高卖,从中攫取巨额暴利,涉案金额高达百万贯之巨。

其本人生活奢靡至极,私建别宫、广纳姬妾,夜夜笙箫,挥霍无度,丝毫不顾百姓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