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再将这条‘冢虎’逼得缩回江陵坚城之内,再行合围攻坚之策。”
荀攸深以为然,点头道:“奉孝所言极是。我军新挫,士气需稳,确不宜再行险急进。”
“当即刻广派斥候,详查南郡地理水文、城邑虚实,尤其是江陵周边百里之内,一山一水,一林一木,皆需勘明。”
“先扫清外围,断其指爪,最后再合十方之力,困龙于渊!”
赵云、徐晃闻言,皆肃然领命。
经此长坂坡一败,这两位当世名将心中最后一丝因连战连捷而产生的轻敌之意已荡然无存,都将司马懿视作了平生罕遇的劲敌。
接下来的十余日,汉军彻底改变了策略。
放弃了速战速决的念头,转而如同梳理乱发一般,极其耐心且细致地开始清扫南郡北部区域。
赵云的蒙辽铁骑化整为零,分成数十支精锐小队。
如同梳齿般反复在南郡的平原、丘陵、水网间穿梭巡弋,清剿小股敌军,捕捉敌方斥候。
汉军斥候的活动范围与频率更是扩大了数倍,夜不收、游骑兵几乎昼夜不息。
任何一点可疑的踪迹、一丝反常的烟火,都会引来最严密的侦查。
在这种高压清剿下,司马懿布置在野外的数支伏兵和疑兵相继暴露。
不是被汉军以优势兵力提前识破、反遭围歼,就是被逼得无法立足,仓皇逃回江陵。
汉军这种不贪功、不冒进、稳扎稳打、步步紧逼的策略,让坐镇江陵的司马懿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他赖以纵深的弹性防御体系逐渐失效,活动空间被不断压缩,来自北面的情报来源也几乎断绝。
最终,权衡利弊之下。
司马懿不得不下令,放弃所有外围据点,将散布在野外的兵力全部收拢。
并尽可能地将周边粮草物资抢运入城,决心依托江陵坚固的城防体系,积蓄力量,与汉军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围城决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