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主动呈请

反驳?否认?

众目睽睽之下,台上坐着胡宗宪和徐鹏举,旁边是苏州知府王重光,周围是江南所有有头有脸的同行。

之前陈恪那“拨乱反正有功”的帽子还死死扣在他们头上,此刻若当场否认靖海伯的“褒奖”,岂不是自打嘴巴,承认自己此前种种皆是虚与委蛇,甚至坐实了“对抗国策”的罪名?

那后果,恐怕比损失一百万两银子更可怕!

就在他们脑中一片空白、天人交战之际,两名总督衙门的书吏,已然手捧托盘,上面放着笔墨俱全的认购文书,步履沉稳地走到了他们面前,微微躬身,态度恭敬,眼神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静候着。

全场的目光,如同聚光灯般打在李贽贽和王矩身上。

空气仿佛凝固了。

胡宗宪半阖着眼,仿佛神游物外。

徐鹏举则嘴角噙着一丝玩味的笑意,目光在李、王二人那精彩纷呈的脸上扫过,仿佛在看一出绝妙的好戏。

压力,如同实质的海水,淹没了李贽贽和王矩。

他们能感觉到身后那些同盟成员投来的、混合着惊骇、同情、乃至一丝幸灾乐祸的复杂目光,更能感觉到那些中小商贾眼中骤然亮起的、仿佛找到出路般的灼热光芒。

完了。

大势已去。

李贽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脸上已是一片死寂的灰败。

他颤抖着手,接过笔,甚至没有细看文书内容,便在落款处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按下了朱红的手印。

笔从他指间滑落,发出轻微的“啪嗒”声。

王矩见状,最后一丝挣扎也消散了,如同木偶般,机械地完成了同样的动作。

两份价值百万白银的文书,被书吏恭敬地捧回。

陈恪脸上露出了“欣慰”乃至“感动”的笑容,抚掌赞叹:“好!李公、王公高义,实乃我等楷模!本督必当据实奏明陛下,为二位请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有了李、王这两只“领头羊”被强行推下悬崖,接下来的局面,瞬间豁然开朗!

早已被陈恪安排好的几名中等商贾代表,立刻“激动”地起身,纷纷表态:

“靖海伯!胡部堂!徐国公!李公王公如此深明大义,我等岂能落后?我张家认购五万两!”

“我周氏愿认购八万两船引!”

“刘某虽家业微薄,也愿认购三万两,略尽绵力!”

有人带头,且是李、王这等巨头“率先”倾囊,那些原本观望、甚至心存抵触的商贾,心理防线瞬间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