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帝国终焉临星辰

所以当刘平听到他的父皇如此说时,终究是长叹了一口气,而后认命了。

他的房事没有任何问题,作为男人的本钱也很雄厚,每次行周公之礼时也很顺畅,可就是生不出孩子,或者更确切的说是生不出男孩,费尽功夫,后廷只多了几位公主。

这要不是天意,刘平还真就找不出更合理的解释了。

况且到了如今的局面,一个搞不好就是九龙夺嫡,八王乱政之类的诸公子争位。

关键都是刘备的儿子,如果刘平不在临死前确定继位之人,那么只要他一死,其剩下的那些弟弟在法理上都有机会坐上皇帝的位子,无非是看谁实力更强一点而已。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无新主诞生,实力最强的帝党是要做壁上观的。

而且别忘了还有那个刘凤,要是起了争夺中原神州的心思,那还真有的乱。

出于种种考量,也是因为自家父皇临死前的嘱托,无奈的刘平在办完国丧的次年,也就是宣武三十八年春,将刘禅立为皇太弟,将其子刘叡立为皇太孙。

同年冬天,霸汉帝国、天汉王朝的第二任帝王,宣武帝刘平病逝。

刚过了花甲之年,六十一岁的刘禅,就这么捡了一个皇帝,成了这个庞大帝国的第三任皇帝。

该发生的到底还是发生了,老二刘烨虽然绝顶聪明,却终究还是忍不住寂寞,主要也是年龄不允许,他要再不争,就要死了。

于是他联合其他五个想夺位的王爷,起兵谋反,意图在新帝继位期间割据称帝,不再遵中原王朝的号令。

事实证明刘烨想多了,其余那些皇子也想多了。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这个一直不显山不露水,别人口中的废物点心,逍遥王,一上任就收拾了很多不听话的士族,将他的小叔父,曾经辅佐了他大哥二十几年的诸葛亮拉上了丞相之位。

原本刘备、刘平两朝是不设丞相的,三省长官就是人们口中的隐相,宰执。

可刘禅深记其父刘备、其兄刘平临终前的嘱托,紧紧的抱着诸葛亮的粗腿,就非给诸葛亮设了一个丞相,总管天下事务。

开口闭口就是相父,让无语的诸葛亮不呕心沥血辅佐都不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此外他还重用了徐庶、鲁肃、周瑜、陆逊等一大批干臣,只用了一个月时间,就让屁股下面的位子无比稳当。

那些僭越称帝的逆贼还没狂过三个月,就被帝国兵部派出去的铁血之师给镇压了。

刘平这位帝王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后,可人家治理国家,把握人心的手段都是最顶级的。

他在去世前早就料到了那些兄弟会不服老三刘禅,所以不但把一直保持中立的帝党全给了刘禅,还对诸葛亮进行了刘备之外的托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