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奇变

幽都府在有条不紊地筹备着秋后攻略京城的事宜。

由于需要防备东海城又来偷袭的关系,鹿门关和幽都府都不得不留下大量兵马镇守。

为此这回薛云只能出动两万人。

但是这两万人都是从军队精挑细选出来的战士,并且全部都配备了战马。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通往山阳南平关的路上都已经提前布置了补给点。

这意味着薛云他们都不需要携带多少粮食辎重,一路都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山阳。

北境针对京城叛军的军事行动是瞒不住人的。

其他势力安插在幽都府的探子第一时间便把这方面的消息传了回去。

奈何今时不同往日。

楚王南征大败后已经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哪里还顾得上京城的叛军。

伪朝更不用说,本身便与北境没有利益冲突,况且一直以来都有商贸往来。

再加上战马短缺的原因,最近还有求于北境,怎么可能会与北境交恶。

就算是和北境爆发过战争冲突的东海城都不再敢轻举妄动。

一方面是鹿津之败给予了东海城沉重的打击,另一方面是在薛云的帮助下夺得中原三镇后,东海城的重心都转移到了消化占领的土地。

最重要的是夺得河阳府后,东海城的地盘都正式与京城接壤。

一旦薛云率军前往山阳攻略京城,如果前线战事紧张难以抵挡的话。

京城叛军难免又会从锁龙关或者西边关隘抽调兵马回防。

如此一来。

东海城都能伺机而动趁机夺取锁龙关,彻底打开入主京城的门扉。

这点从马陵统领的兵马常驻河阳府便能知晓东海城的心思。

反倒是之前率军前来围剿的魏涓则调去了中原南边与楚王地盘的交界处。

相较于北境,或者说薛云。

东海城更加防备暗中厉兵秣马的楚王,深怕对方突然出兵意图夺回中原三镇。

归根结底。

北境还不足以令东海城感到威胁,哪怕正面打不过,不代表防守防不住。

反倒是元气大伤的楚王依旧具备打穿东海城防线的实力。

主要是中原地方上的豪强大族更看好正统出身的楚王,而非出身不正的东海城。

这也是东海城高层会默许马陵屠杀洗劫河阳府的豪强大族,目的便是为了杀鸡儆猴。

至于京城叛军方面,即便知道薛云准备对付他们都无可奈何。

四面皆敌下。

无论从哪里抽调兵力都不合适,只能继续在京畿地区强征壮丁扩充兵力填补前线。

随着秋收结束得差不多的时候,天气都渐渐变得凉快起来。

正是这样秋高气爽的日子里。

薛云终于率军离开幽都府奔赴向山阳。

考虑到距离寒冬已然不远。

唯有速战速决才能避免受到严寒天气的影响。

故而薛云他们的行军速度都非常快,估摸着十天半月内便能抵达前线的南平关。

如果卫超没有令薛云失望的话,等他们赶到的时候南平关都已经易主了。

与此同时。

“毅哥,这都已经十来天了,我们到底还要在山里走多久了啊?”

层林尽染的群山深处。

温平跟着大部队走在崎岖陡峭的隐蔽山路,直到上面宣布休息的时候。

早已疲惫不堪的他顿时一屁股坐在了南宫毅身侧。

周围的亲兵都知道他是南宫毅最好的兄弟,压根都懒得理会对方。

该喝水的喝水,该嚼干粮的嚼干粮。

“想知道的话不要问我,直接去问郭校尉。”

南宫毅没好气地回了句,“还有,说了多少遍,军队里称职务!”

“是,我的南宫都尉大人!”

温平听后忍不住想要翻个白眼,都这种时候了,怎么还在计较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

“好好说话!”

南宫毅瞪了他一眼。

“是!”温平叹了口气,“属下就是不敢问郭校尉才来问你的啊!”

约莫半个月前。

南宫毅他们接到了一个绝密的任务。

深入敌后奇袭南平关。

而接到这个任务的自然不止他们,同行的还有其他都尉。

最令人感到震惊的是负责带领他们发动奇袭的人竟然是镇守红霞关的主将郭韶。

也不知道上面是如何悄悄将他调到了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