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重生 第4节 棚课

门西双榜 昂首低眉 1733 字 20天前

从1938年秋天,到1945年夏天,吴九月10岁的儿子秦关山,艾叶8岁的侄子艾青云、蒙自由8岁的女儿董熙媛、蒙自在8岁的儿子唐灵山、芮康城7岁的儿子芮子运、蒙自立7岁的儿子蒙砥砺、吴九月7岁的女儿秦关意,再加上亲朋好友、街坊四邻的孩子,陆陆续续,已经有三十几个孩子,天天过来上课。

1943年夏天,蒙自然、艾叶、芮康城见上课的孩子逐渐增加,众人的精力,教材和场地都跟不上,也不能给孩子们发放毕业证书,聚在一起想办法。

经过商量,三人决定召集家长,聚在三家村的空地上,详细说了他们的担忧。

家长们听了都说:“兵荒马乱的,孩子们能学到点知识,已经很不错,拿不拿文凭不重要,总比让他们荒在家里强,也比去日本人办的学校,接受奴化教育要强。”

蒙自然听了说:“既然大家都这么想,我们义不容辞,一定会克服困难,把这件事做下去!

接下来,我们准备做三件事:第一,在后院空地上,多搭几间教学棚,不能让孩子站着上课。

第二,补充几个老师,按照花露南岗学校的教案,完善教学学科。

第三,添置一些基本教具,方便老师讲课,孩子们学习。”

芮康城点头说:“搭棚子、添教具的费用,不需要大家出。

聘请新老师的费用,大家多少出一些,只要够新老师的生活费就行。

毕竟,给孩子们讲课,要耽误新老师挣钱养家,没有了生活来源,他们也就不能教书了。”

艾叶拿着手里的清单,说道:“学费标准,就按日本学校的一半交,不够的部分,我们想办法解决。大家平时有空,经常过来关照一下就好!”

家长们都是他们的亲朋好友、街坊四邻,知道他们三人,是花露南岗学校培养出的老师,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超。

同时,也知道三人出于一片劝学真心,自找苦吃,收那么便宜的学费,想让孩子们就近上学。

于是,商量了几句,就答应下来。

芮康城见了说:“还有几点需要说明:因为没有办学资质,我们办的,只是学习班,不是学校。

按照我们的能力,目前,只能搭建六间教学棚,老师一间,十个年级,每二个年级一间。

学期、课时、教案、作息时间等方面,和当年的花露南岗学校一样安排。”

接下来的日子,大家通力合作,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很快就搭起了六间教学棚。

众人从怀仁地道里拿出相应的教具,请来了田可爽、王梦瑶、牛好好、狄秋阳和马靖雯当老师,把三家村学习班办了起来。

今天,蒙自然等人来到教学班,照例先去看了梁有余。

然后,蒙自然把温可可送的青团交给周娴香,让她在课间,热来给孩子们吃。

周娴香接过青团,却站着不走。她看着艾叶的肚子说:“想吃什么,周妈妈给你做。”

艾叶给她看得不好意思,红着脸说:“周妈妈,你43岁的时候怀九斤,算是高龄孕妇,我现在也是。空下来,我要向你取取经!”说完,和蒙自然去了学习班。

两人走到学习班门口,芮康城迎面走来,递给蒙自然一张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