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三地 第10节 穷根

门西双榜 昂首低眉 1922 字 20天前

在小院里看了一圈出来,郭以群笑道:“我妈不在家,大家先进来休息。

过一会儿我就去找她。”

秦关意看着院墙,笑着问:“以群哥哥,你们家这儿,怎么全都是石头房?

怎么连瓦片,也是石头做的?”

郭以群点头说:“我们这儿有的就是石头。

用石头盖房子,省钱省力。

古代的时候,进山的道路崎岖险峻,交通运输极为不便。

进山出山,运点儿东西,都要靠肩挑手抬。

山下的砖瓦 是很难运到山里来的。

山里的人家,非常贫穷。

多数村民,根本没有财力,到山下买砖瓦建房。

即使有财力的人家,这里的人勤俭惯了,也不愿意花那种冤枉钱。

眼前,身边,脚下,那些铺天盖地的石头,就是最亲切、最经济、最顺手、最理想的建筑材料。

他们只要花些力气,把这些石头开采出来。

再根据自己的需要,凿成一定的形状,就可以建成一座称心如意的房子了。”

众人听了,既敬佩,又伤感。

郭以群见了,又说:“我们这儿的男人,从小就和石头打交道,几乎人人都是石匠。

盖房子之前,先从山上开采基石和砌墙石。

然后,再选好的片层岩石,往岩纹四周打进钢钎,插入铁棍,撬取一些一丈长、三尺宽、一寸厚的大石板下来。

盖房子的时候,挖埋好石地基,砌好石头墙,安上木门、木窗,架上木梁,再将大石板吊上屋顶,最后在脊上和大石板块之间的衔接处,平放上小一点的石板,一座石板房就盖好了。

房子盖好以后,山里人会用麦秸泥,把房子的内壁泥一层,然后再泥上一层白灰泥,屋内就会变得整洁、亮堂。

这种房子住进去,冬暖夏凉,十分受用。”

想了想,他补充说:“而且,这种石板房溜水快,水根本存不住。

梁、檩、椽子、门窗等木质材料,不会因潮湿而腐烂。

所以,石板房坚固耐用,一般都可住上两百来年。”

艾青青走过去,用手扶着石头墙,叹道:“两百来年啊?!”

郭以群点头,拿了一些零碎的行李,一边领着大家进小院,一边说:“你们看,迎面的这一间,就是我们家祖上传下来的。

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一直到现在,还能住人。”

他又指着正房东西两边的房子,说道:“两边的房子,是这几年盖的。

爷爷奶奶见妈妈不愿意回南京,就出钱,围着老房子,盖了两间新房和这个小院。”

蒙不迟指着一排石头缸,问道:“以群哥哥,这些都是水缸吗?”

郭以群看了一眼,点头说:“是水缸!”

秦关意不解地问:“家里有那么多水缸,你还要买水缸回来干什么?”

郭以群听了,笑道:“我们这次,来的人多。

我怕水不够用,临时又挑不到水,就带了四个水缸过来。

反正等我们走了,妈妈也能用得上。”

艾叶听了,问道:“你不准备带妈妈去南京了?”

郭以群看着艾叶,叹道:“南京是妈妈的伤心地。

她愿意去最好,不愿意去,我也不想为难她!”

艾叶听他这么说,缓缓地点了头。

搬好了行李,郭以群让大家在院子里坐下,先休息一下。

看着蒙不迟,他又问:“哥哥再教你唱一首民谣,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