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不迟、秦关意、梁有余听了,齐声说好。
郭以群一边烧水,一边高声唱道:
“石梯、石楼、石板房,
石地、石柱、石头墙,
石街、石院、石板场,
石碾、石磨、石谷洞,
石臼、石盆、石水缸,
石桌、石凳、石锅台,
石庙、石炉、石神像
......”
郭以群的歌声,飘出了小院,在太行山的大峡谷里,悠悠地回荡开去,显得特别响亮。
歌声和眼前的百年石屋,相互映衬,非常合拍。
惹得众人,也情不自禁地跟着他,哼唱了起来。
唱完民谣,郭以群给大家倒上水,然后,与艾青青一起,出门去找施青萍了。
周娴香、艾叶闲不住,动手包起饺子来,安娜也去帮忙。
梁有余、秦关意、蒙不迟、冯念初四人,在院子里四处走着,看着什么都新鲜。
梁九斤闲着没事,拿起开山斧,帮着劈柴。
蒙豆豆和王守常,在一起聊天。
王守常喝了一口水,说道:“不来林县,不知道这里的水,是这样宝贵啊!”
蒙豆豆点头,叹道:“的确如此!
来林县之前,我查了一下资料:林州境内,自南向北有淇河、淅河、洹河、露水河以及与河北、山西交界处的漳河。
这些河流,多为季节性的。
由于林州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地质结构,这里缺乏良好和稳定的隔水层。
所以十年久旱、水贵如油。
从1436年到1949年,其间的514年间,先后有307个村子取水困难。
小主,
全县有耕地98.5万亩,而水浇地仅有1.24万亩。
这里曾发生旱灾100多次,绝收30多次,人人相食5年次。
1942年-1943年大旱,又遇到蝗灾。
县内逃荒外出户,占总户数的14%。
饿死1650人,占总人口的4.3‰。”
王守常听了皱眉,摇头说道:“连续干旱的年头,这里就是人间地狱啊!”
蒙豆豆点头,又说:“解放初有过统计,全县550个行政村中,远道取水的村,就有307个。
成千上万的人,围着一口井取水的情况,十分常见。
长长的井绳,甚至能把坚硬的井口,磨出一条条深沟。
旱魁为虐,摧残生命。
千百年来,在缺水环境中苦苦挣扎的林州百姓,祖祖辈辈都在想水、盼水,始终怀有求水之梦。
从元朝到新中国成立前,林州人自发地修过十几条引水渠。
但是,一遇到连年大旱,水源枯竭,渠道就无水可引,仍然摆脱不了水的制约。
失败、斗争,再失败、再斗争,他们就这样,屡败屡战,顽强抗争!”
王守常望着远方壁立的群山,点头说道:“可悲可叹,也可歌可泣啊!”
梁有余和孩子们玩了一圈,都过来听他们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