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普及:全国平均识字率57%,简体汉字成为通用文字,促进融合与流通!”
公子欣声音清亮,传遍阿房宫:“教学为魂,启智兴邦!
公子扶苏五年深耕,让大秦‘无一人不识字,无一处无学堂’,为军拓土提供了懂技术的士兵,为政务提供了明律法的官吏,为农兴产提供了会耕种的农夫,为商流通提供了能记账的商人,为异族融合提供了文化纽带——二五计的辉煌,离不开铁血拓土的硬实力,更离不开启智万民的软实力!”
殿内响起雷鸣般的赞叹声,百官纷纷拱手道:“公子扶苏功在千秋!
大秦教学兴邦,万民之福!”
始皇龙颜大悦,抬手道:“扶苏儿推行教化,启智万民,功不可没!
晋封扶苏为‘教化王’,赐咸阳东百里封地,赏黄金千斤、锦缎万匹!
所有学堂先生、助教,按教龄、成效晋升爵级、发放赏赐;各郡负责教学推广的官吏,皆记大功一次!”
扶苏跪拜谢恩,声音哽咽:“儿臣谢父皇恩典!
此非儿臣一人之功,实乃农科、墨家、政务、军方协同之力,更是大秦百姓渴望知识、追求美好生活之愿!
儿臣愿继续深耕教学,让大秦学堂遍天下,让万民皆有成才之路!”
教学篇述职落幕,阿房宫的晨光愈发璀璨。公子扶苏手持账本,缓步退回队列,他的青衫在一众朝服、铠甲中格外醒目,却透着“以文化人、以智兴邦”的磅礴力量。
接下来,农、商等各方代表将继续汇报,而教学篇用五年时间交出的答卷,已为整个二五计总结大典,注入了“文明传承、民心凝聚”的深厚底蕴——大秦的强盛,不仅在于疆域之广、物产之丰,更在于万民之智、文化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