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程昱来归,寒士表率

程昱正色道:招贤馆唯才是举,理当人人平等。昱若因薄有名声便得高位,如何服众?又如何彰显大将军用人公允?

袁绍凝视程昱良久,忽然大笑:好!好一个程仲德!既然如此,我便准你所请。即日起,你便在招贤馆任文书之职,专司整理各地上书。

程昱的这个决定,很快在邺城引起了轰动。

那些原本对招贤馆持观望态度的士人,见曹操麾下重臣都甘愿从基层做起,无不感到震惊。一些原本自视甚高的名士,也开始放下身段,认真参与招贤馆的考核。

程昱在招贤馆任职期间,果然不负众望。他不仅将纷繁复杂的上书整理得井井有条,还从中发现了多位被埋没的人才。更难得的是,他针对河北新政提出的十三条建议,条条切中时弊,令田丰等人都为之叹服。

一月之后,来自青州的士子孙乾、王修相继来投。问及缘由,皆言:闻程仲德这等大才都甘愿从基层做起,可见袁公此处确是唯才是举,故特来相投。

更让袁绍惊喜的是,连远在徐州的糜竺也遣使送来密信,表示愿意与河北交好。显然,程昱带来的曹操与糜竺往来密信的消息,已经在徐州士族中传开。

两个月后的朝会上,袁绍当众宣布:程昱任职期间,勤勉尽责,屡献良策。今擢升为军师中郎将,参赞军机,位同荀攸。

这一次,再无人提出异议。

程昱的出仕,成为了河北招贤纳士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它不仅证明了袁绍唯才是举并非空话,更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高位的传统。此后,越来越多的寒门士子开始相信,在河北,确实可以凭借真才实学获得出头之日。

望着招贤馆前络绎不绝的人群,袁绍对身旁的荀谌感叹道:得一程昱,胜得千军。今日方知,得人心者得天下的真谛。

而在驿馆中,来自荆州的使者正在收拾行装,准备将邺城所见所闻回报刘表。河北,正在以它独特的魅力,改变着天下人才流动的轨迹。

程昱站在新赐的府邸前,望着邺城繁华的街市,心中默念:曹公,非昱不忠,实乃天意如此。这河北气象,确实更胜兖州。

北方的天空下,一个以才取士的新时代,正在程昱的身影中缓缓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