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机伯……”刘备眼中闪过一丝希望,但随即又被忧虑覆盖,“然则如何联络?馆驿内外,皆蔡瑁耳目,书信如何送出?”
关羽沉声道:“此事需万分谨慎。可遣一心腹,扮作送柴杂役,混出馆驿,寻机将密信交与伊籍。”
这无疑是一次冒险,但也是目前唯一的希望。刘备思索良久,终于下定决心,亲笔写下一封密信,言辞恳切,陈述蔡、蒯之奸,请求伊籍设法联系刘琦,并寻找机会接应他们离开襄阳。他将信交给一名最为机警忠心的老卒,令其依计行事。
然而,刘备低估了蔡瑁、蒯越对襄阳城的掌控力度,尤其是对馆驿和他本人的监视之严密。那名老卒虽侥幸混出了馆驿,但其行踪早已落入蒯越布下的暗哨眼中。密信尚未送到伊籍手中,消息便已传到了蒯越耳中。
蒯越闻报,并未动怒,反而露出一丝冰冷的笑意,立刻招来蔡瑁与蒯良商议。“刘备果然不死心……伊籍?哼,正好,借此机会,将城内这些不安分的因素,一并清除!”
蔡瑁勃然大怒:“刘备匹夫,安敢如此!我这就派兵去馆驿,将他……”
“德珪且慢!”蒯越摆手制止,“此刻动刘备,恐狗急跳墙,关羽骁勇,难免伤亡,且易授人口实。不如……釜底抽薪。”他眼中寒光一闪,“伊籍不过一文吏,擒之易如反掌。正好,也让新近归附的那两位‘猛将’立些功劳,表表忠心。”
蔡瑁立刻明白了蒯越的意图:“你是说……黄忠、魏延?”
“正是。”蒯良在一旁缓缓开口,声音带着病弱的沙哑,却异常清晰,“此二人新附,其心难测,正好借此机会试之。令他们率兵去‘请’伊机伯过来‘议事’,若他们遵令,便是可用之才;若有不从……哼,正可借机除之,以绝后患。” 他的话语比蒯越更为直接冷酷。
命令迅速下达至黄忠、魏延处。当听到要去擒拿与新野刘备、大公子刘琦有牵连的伊籍时,魏延眉头一挑,看向黄忠,眼神中带着询问。黄忠面色沉静,看不出喜怒,只是默默握紧了手中的大刀,沉声道:“军令已下,遵令行事便是。”
是夜,伊籍正在府中忧心忡忡,思索着襄阳局势与刘备安危,忽闻府外一阵甲胄铿锵与喧哗之声。他还未及反应,府门已被轰然撞开!只见黄忠与魏延率领一队精锐甲士,径直闯入。
伊籍大惊失色:“黄将军,魏将军!尔等这是何意?”
魏延上前一步,语气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强硬:“伊令君,蔡都督与蒯别驾有请,商议要事,请随我等走一趟吧!” 他目光锐利,手按刀柄,大有一言不合便动手之势。
黄忠则立于魏延身侧,虽未言语,但那渊渟岳峙的气势,已然封死了伊籍所有退路。
伊籍心知事败,长叹一声,知道反抗无用,只能束手就擒。他被黄忠、魏延“护送”着,离开了府邸,很快便被投入大牢。整个过程干净利落,显示出黄忠、魏延高超的执行力和不容反抗的实力。
消息传回,蔡瑁、蒯越对黄忠、魏延的表现颇为满意。蒯良微微颔首:“此二人,可用。” 蒯越则冷笑道:“刘备失此臂助,看他还如何兴风作浪!” 他随即下令,加强对馆驿的看守,同时开始着手准备正式的投降事宜。伊籍的被擒,如同掐灭了襄阳城内最后一点可能燃起的反抗火苗,也彻底断绝了刘备与外界的联系,将他最后的希望碾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