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们围拢过来。王超先把工业局原则上同意自建宿舍的好消息告诉大家,车间里顿时响起一片兴奋的议论声。
“真要建房子了?太好了!”
“王厂长,您可真是为我们工人着想啊!”
看到大家热情高涨,王超更加得意,他小心翼翼地展开那张被他视为“杰作”的草图:“大家看看,这是我初步设想的一个样子,准备报到县里去。咱们要建,就建个像样的!我打算建五层楼,高高大大的,看着就气派!每家每户呢,尽量安排得独立些,有自己的睡觉、做饭的地方……”
他兴致勃勃地讲解着自己的规划,指着草图上那些方格子描述着未来的生活场景。
然而,工人们的反应却渐渐从兴奋变成了惊愕和疑虑。
“五……五层楼?”一个中年工人瞪大了眼睛,仰头看了看车间高大的屋顶,又低头看看草图,咂舌道,“王厂长,这……这也太高了吧?咱们南水县城,除了那老城墙,就没见过这么高的房子!这地基打得牢吗?万一……万一塌了可咋办?”他脸上露出了实实在在的担忧。在这个普遍居住平房或两层木楼的年代,五层楼房在普通人看来,无异于摩天大楼,充满了不可知的风险。
王超一愣,刚想解释砖混结构的安全性,另一个老工人又指着草图上一个他标注为“厨房”的方格,提出了更实际的问题:“王厂长,您这意思是,各家都在自己屋里头做饭?那住在楼上的人家,每天挑水、挑柴火、搬煤球,不得爬楼梯累死啊?这上上下下的,也太不方便了!还不如咱们现在住平房,水缸就在院里,柴火堆在灶膛边顺手。”
“是啊是啊,”旁边立刻有人附和,“还有这……您说各家自己有个小茅房?这污水往哪儿排?咱们这巷子里现在都是用的公共茅房,定期有人来挑粪。这楼上要是也弄茅房,那管道咋走?堵了咋办?岂不是臭气熏天?”这问题更尖锐,直接触及了当时缺乏完善市政排污系统的现实。
“还有这楼道,”一个心思细的女工也开口了,“您画得是挺宽敞,可要是家家都把杂物、煤炉子摆出来,那还能走人吗?到时候磕磕碰碰的,邻里之间难免闹矛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是啊,住这么高,晾个衣服被子都不方便,还得扛到楼顶去?”
“家里有老人孩子的,上下楼多费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