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准每天上朝,看着萧道成坐在旁边指手画脚,自己连句话都不敢说。有次萧道成假意要辞官,刘准刚想点头,旁边的侍卫就瞪他,他赶紧说:齐王功高盖世,不能走。回宫后,他对太后说:朕这个皇帝,还不如街边卖糖人的自在。
这两年里,刘准唯一的就是盖章——萧道成写好诏书,他照着盖印就行。册封萧道成的母亲为太妃,盖印;赏赐萧道成的部下,盖印;甚至萧道成杀了哪个宗室,让他下旨罪有应得,他也得盖印。《南史》里说他每见道成,未尝不战栗,每次见到萧道成,都吓得浑身发抖,活像老鼠见了猫。
公元479年四月,萧道成觉得时机成熟了,该让刘准了。禅位大典那天,百官齐聚,刘准却吓得躲在宫里不肯出来。王敬则又带着兵来了,这次直接把他架上了龙辇。
刘准哭着问王敬则:你说过不杀我的,还算数吗?王敬则说:放心,齐王会封你为汝阴王,好吃好喝伺候着,比当皇帝自在。刘准还是哭:朕想起刚才说的话,下辈子真别生在帝王家啊!左右的人听了,都忍不住落泪。
《宋书》记载了禅位诏书里的话:昔土德既季,传祚于我宋;今历运改卜,归命于齐。意思是宋朝气数已尽,该把皇位让给齐了。这诏书当然不是刘准写的,而是萧道成的笔杆子代笔的。
萧道成登基后,封刘准为汝阴王,把他迁到宫外居住,派了侍卫——其实就是监视。刘准每天闭门不出,生怕说错一句话掉脑袋。
同年五月,也就是禅位一个月后,宫外突然传出谣言:汝阴王要复辟了!萧道成本来就对刘准不放心,听到谣言后,立刻派人去。
《南史》里说,来人冲到刘准住处时,他正在看书,看到士兵进来,吓得躲到床底下。士兵把他拖出来,他哭着说:我没复辟啊!但士兵哪管这些,一刀下去,年仅十三岁的刘准就没气了。
为了掩人耳目,萧道成对外宣称刘准是的,还追谥他为——意思是顺从天命的皇帝。可这顺从,是被逼无奈的顺从。
刘准死后,南朝宋彻底灭亡,立国六十年。这位末代皇帝,在位两年,没掌握过一天实权,没做过一件自己想做的事,唯一的就是用自己的退位,成全了萧道成的南齐。他的一生,就像一场被人安排好的戏,从开场到落幕,都由不得自己。
《宋书》的作者沈约,在写完这两位皇帝后,感慨道:桀纣之恶,不及于此;幽厉之虐,未足为喻。意思是商桀、周纣的恶行,都比不上刘昱;周幽、周厉的暴虐,也没法和他比。而刘准的遭遇,则让人想起那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只是这苦,先轮到了帝王家。或许正如古人所说: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在那个皇权如儿戏的年代,没有谁是真正的赢家,只有一个个被时代裹挟的可怜人,在史书里留下或荒唐、或悲哀的一笔。
参考《宋书》《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