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凿声的人

然后,在所有人几乎放弃之际,从墙体深处,传来一丝细微却清晰的哼唱:

“月亮走啊……我也走……”

老凿浑身剧震,铜錾掉落。

他跪倒在地,耳朵紧贴冰冷砖面,泪如泉涌。

那不是幻听。

频谱仪同步捕捉到一段不属于当前环境的声纹特征——与十年前警方存档的小满语音样本匹配度达92.7%。

4. 理念崩塌与觉醒

“原来……我不是在封存记忆,是在埋葬声音。”老凿喃喃。

他曾以为沉默是最深的纪念,却不知沉默才是最彻底的消失。

没有回忆的记忆,终将枯竭。

他颤抖着撕毁“静音会”章程,烧成灰烬撒入护城河。

“我要说话,我要喊他的名字,我要让他知道——爸爸听见你了。”

- 老凿:从“以静守忆”到“以声唤归”,完成自我救赎。

他的凿墙不再是执念的延续,而成为唤醒城市的仪式。

- 孟雁子:虽仍未发声,但她录下整段声音,并在笔记本写下唯一一句话:“如果记忆会回响,能不能也记得我曾爱过?”这是她分手后首次主动记录情感碎片。

- 大守(古城记忆守护队队长):全程见证,最终下令开放城墙夜间声学监测权限,标志官方力量开始介入民间记忆工程。

- 小默 & 阿音:代表新一代“记忆守护者”——不靠遗忘抵抗痛苦,而是用技术与艺术重建连接。

本章核心命题浮现:

“记忆非灾,沉默才是病。”

- 孟雁子的“过目不忘”本为天赋,却因无法遗忘伤痛而沦为枷锁;

- 李咖啡的“情绪特调”能抚慰众生,唯独治不了最爱之人的冷淡;

- 老凿的极端沉默,实则是恐惧表达后的再度失去。

而此刻,一声穿越十年的童谣,击碎了所有虚假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