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让周林当场煮了一锅麦仁粥,金黄的粥里飘着红枣,香气弥漫在晒谷场上。农户们尝了一口,清甜软糯,纷纷点头:“好吃!比咱们以前的麦子香多了!”“俺信乔劝农使和王姑娘,明天就播种!”
张万财得知消息,气得摔了茶碗,却无可奈何——王家的粮行有王老爷的人脉支撑,他动不了,农户们又被麦仁粥说服,谣言不攻自破。
傍晚,乔郓在王家庄的田埂上散步,王月瑶拿着改良农具的图纸跟过来:“今天多亏了你煮麦仁粥,不然农户们还在犹豫。你说,张万财还会有别的招数吗?”
“肯定会,”乔郓看着远处的运河,“他和梁山有勾结,说不定会让喽啰破坏麦田,咱们得加强巡逻,你让王家的护院多盯着田埂和仓库,我让周林联系拐子刘,让他的情报网盯着济州府的梁山据点。”他从怀里拿出苏婉给的预警粉,“这粉撒在田埂边,有人经过会留黄印,护院们看到了就警觉。”
王月瑶接过预警粉,指尖碰到乔郓的手,微微一顿,随即笑道:“苏姑娘真是细心,连这个都想到了。你和她……认识很久了?”
“不算久,但她帮了我很多,”乔郓语气柔和,“从秋收的急救包到种子的护种粉,她总能把细节考虑到,有她在阳谷,我才能安心在济州府推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月瑶看着他眼底的暖意,心里明白了几分,却没再多问,只是指着图纸道:“这个耧车的木栓可以再改进一下,加个刻度盘,农户们更容易掌握密度,我让铁匠铺试试。”
乔郓点头,心里对王月瑶多了几分欣赏——她不仅有胆识,还懂变通,是推广新政的得力帮手。
夜深了,乔郓在王家的客房里给苏婉写信。油灯下,他详细写了王家庄的试点进展,提到了王月瑶的帮助,还说孩子们的图画很受欢迎,农户们都夸画得好。最后,他写道:“济州府一切顺利,勿念,待试点播种完毕,我便回阳谷,想尝尝你做的麦仁红枣粥。”
与此同时,阳谷的学堂里,苏婉正在给孩子们讲农桑课,手里拿着乔郓寄来的王月瑶画的耧车改进图。“大家看,这位王姐姐把耧车加了刻度盘,这样播种就更准了,”她笑着对孩子们说,“等乔哥哥回来,咱们也按这个图改耧车,好不好?”
孩子们齐声喊:“好!”
苏婉看着窗外的月光,手里握着乔郓的回信,嘴角泛起浅浅的笑意。她知道,济州府的推广不容易,但有乔郓的智慧,还有王月瑶的帮助,一定能成功。而她能做的,就是守好阳谷的根基,做好后勤,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济州府的月光洒在王家庄的田埂上,阳谷的灯火亮在学堂的窗棂里。两条线,因农桑新政紧紧相连;两个各有千秋的女子,因支持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地方,为着同一个目标努力。
乔郓放下笔,看着信纸上的字迹,心里满是期待。试点只是开始,济州府的推广之路还很长,但他不再孤单——阳谷有苏婉的细致守护,济州有王月瑶的干练协助,还有王老爷的人脉支持,张万财的阻挠、梁山的威胁,都挡不住新政前进的脚步。
客房的灯光亮了很久,照亮了桌上的试点计划书,也照亮了乔郓眼中对未来的笃定。属于他的潜龙之路,在两位红颜知己的辅佐下,在济州府的土地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向着更广阔的天地,稳步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