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元直归心,布子荆南

桐柏山深处的新军基地,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徐庶在两名靖安司好手的“护送”下,穿过层层明哨暗卡,踏入这片隐藏在群山环抱中的世外桃源。他面色沉静,但紧抿的嘴唇和微微蹙起的眉头,却泄露了他内心的波澜。自那日被曹操使者强行带离新野,他本以为此生再无自由,甚至可能累及老母。却不想,那使者队伍行至半途,竟被一伙“山贼”截杀,而他则被这伙人“劫”走,一路辗转,来到了这传闻中的“潜云”根基之地。

更让他震惊的是,当他被引入一间温暖整洁的石室时,那个熟悉而慈祥的身影,正安坐在炭火旁,手中做着针线活,不是他日夜牵挂的母亲又是谁?

“母亲!”徐庶再也抑制不住,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哽咽。

徐母放下手中活计,抬眼看向儿子,眼中虽有泪光,却更多是历经风波后的平静与一种难以言喻的睿智。“元直我儿,起来吧。此地主人待我甚厚,并未有丝毫亏待。”

徐庶起身,仔细端详母亲,见她气色红润,衣着干净,精神甚至比在颍川老家时还要好些,心中一块大石这才落地,但疑惑更甚:“母亲,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那些人……”

徐母示意他坐下,缓缓道:“此事说来话长。自你投效刘皇叔,为娘在颍川便多有‘皇商’之人暗中照拂,米粮布帛,时有接济。言是慕你才名,结个善缘。后来曹操势大,恐对我不利,又是他们提前得了风声,将为娘秘密接出,安置于此。前番曹操派人去颍川‘请’我,早已人去屋空矣。”

徐庶恍然,原来早在自己不知情时,一条无形的线就已经将他与这“潜云”主人牵连在一起。那“皇商”的善缘,竟是伏笔于此!

“那……劫持曹操使者,将孩儿带来此地……”

“亦是此地主人之意。”徐母目光深邃地看着儿子,“元直,你可知此地主人是谁?”

徐庶心中早已有所猜测,但不敢确信,只是看着母亲。

徐母压低了声音,却字字清晰:“乃是当今天子!”

尽管有所准备,徐庶仍是浑身一震,瞳孔骤缩。天子!竟然是天子!那个在许都深宫中,被曹操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少年天子?他竟有如此能量?布下如此大局?

“陛下知你之才,更敬你之孝、重你之义。不忍你为曹贼所迫,明珠暗投,更不愿见你我母子分离。”徐母语气中带着感慨,“陛下曾言,曹孟德,国贼也,其所行,不过借汉室之名,行篡逆之实。刘玄德虽仁德,然势单力孤,纵有孔明之智,亦难挽狂澜于既倒。唯有陛下,名正言顺,暗中积蓄,方是中兴汉室之唯一希望。”

她顿了顿,看着儿子复杂的脸色,又道:“为娘一介妇人,不懂军国大事。但观此地气象,军民齐心,器械精良,制度井然,更有诸多闻所未闻之巧思妙技,绝非寻常割据之势可比。陛下虽年少,其志其能,深不可测。元直,你素有济世之志,当今天下,谁才是值得你效忠的明主,你……要好生思量。”

徐庶沉默良久,母亲的话,以及这一路来的见闻,尤其是进入这基地后感受到的那种蓬勃向上的朝气与严整有序的纪律,都在冲击着他固有的认知。曹操势大,却行僭越之事;刘备仁德,却前景黯淡;而这位隐于幕后的少年天子,却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格局与实力。

就在这时,石室外传来通报声:“陛下信使到,有书信致徐元直先生。”

徐庶收敛心神,沉声道:“有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