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龙腾之基,凤雏点睛

“陛下,江夏急报!”徐庶手持一封加密军报,快步走入议事殿,神色严峻,“江东吕蒙所部水军,近日频繁于柴桑至合肥一线演练新阵型,其楼船之上,似乎也加装了些许防护,疑似针对我军‘雷火’之术。周瑜亦从鄱阳移驻柴桑,亲自督练水师。”

刘协接过军报,快速浏览,眼中寒光一闪。“果然坐不住了。孙权得了合肥,胃口也变大了,看来是想在江夏找回场子。”他走到巨大的江防图前,手指划过长江,“孔明在江夏布置如何?”

“孔明军师已加固沿江水寨,新增配重投石机三十座,皆可发射‘燃烧罐’。水军则以‘镇海艨’为核心,辅以轻捷走舸,严阵以待。皇叔与刘琦将军所部陆军亦已完成部署,依托城池,互为犄角。”徐庶禀报道。

“还不够。”刘协摇头,“被动防守,终是下策。吕蒙、周瑜皆水战良将,不可小觑。我们的‘镇海艨’虽利,然数量尚少,水军成军时日尚短,经验不及江东老兵。”他沉吟片刻,下令道:“传令洞庭水寨,命‘逐浪’、‘破浪’号即刻率领半数‘镇海艨’,秘密移防江夏,归孔明节制!告诉孔明,水战以挫敌锐气、保我江防为要,不必追求决战。”

“陛下,如此一来,洞庭湖守备……”徐庶略有迟疑。

“无妨。”刘协摆手,“剩下的‘镇海艨’足以护卫核心,且朕之杀器,并非全在水上。”他目光下意识地瞥了一眼皇宫深处“雷霆”工坊的方向。

处理完江夏军务,刘协又将注意力转向内政。他召见了主持荆南、交州新政的几位核心官员,详细询问各项进展。

“陛下,《均田令》在荆南四郡已基本推行完毕,百姓安居,垦荒踊跃。去岁荆南粮产,较陛下临朝前,已增四成有余!”负责农事的官员兴奋地禀报。

“交州方面,”戏志才通过加密信道呈报,“龙编、合浦等地新辟官田数十万亩,引入荆南稻种,长势喜人。海盐晒制之法已初见成效,预计年内可满足交州自用,并有富余。张辽将军剿抚并用,境内大的叛乱已平,各部俚僚渐趋安定。”

“工坊区呢?”刘协更关心他的工业基石。

“回陛下,”工部尚书出列,“军械工坊已完全实现‘标准化’生产,弩机零件互换无误,月产强弩千张,箭矢数万。‘雷火’原料产量稳步提升,然‘爆破罐’、‘雷火箭’制作工艺复杂,良品率仍有待提高。‘镇海艨’后续战舰正在加紧建造,然优质木材、桐油消耗巨大,供应渐显紧张。”

刘协仔细听着,不时发问。成绩是喜人的,但问题也同样突出:资源瓶颈、技术工人短缺、高端武器产能不足。他知道,这是手工业时代的天然局限,非短期能够解决。

“资源问题,一方面加大荆南、交州本地勘探与开采,另一方面,通过商行,不惜重金,从益州、乃至江东、中原采购!”刘协决断道,“工匠培养要加快,设立分级学徒制,技艺精湛者,重赏!授予官职亦无不可!”

他再次展现了对技术和人才的极度重视,这让下方的官员们精神振奋。

这时,一直安静坐在一旁,看似闭目养神的庞统,忽然睁开了眼睛,他那独特的沙哑嗓音响起:“陛下,诸公所言,皆是固本良策。然统有一言,如鲠在喉,不吐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