邗沟水寨的魏军战船,仿佛一夜之间倾巢而出,旌旗蔽空,顺流而下,直扑赤壁方向。而江东水师,则在周瑜、吕蒙的率领下,逆流而上,前锋已至蒲圻。两支庞大的舰队在传闻中的古战场附近形成对峙,战云密布,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天下。
许都发出的讨逆檄文言辞激烈,痛斥孙权“背信弃义,窥伺淮南,实为国贼”。而建业流出的文书则反击曹操“挟持天子,狼子野心,天下共击之”。双方使者在前线互相斥责,几乎拔剑相向的场面被渲染得活灵活现。
整个天下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了赤壁。茶楼酒肆间,人们兴奋地议论着曹孙两家是否要重演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
临湘,行宫。
刘协将来自赤壁前线的数份密报并排放在案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徐庶、诸葛亮、庞统等核心谋士皆在座,气氛并不像外界那般躁动,反而带着一种沉静的审视。
“曹操水师新成,仓促出寨,阵型看似雄壮,实则各船协同生疏,调度之间多有滞涩。”诸葛亮指着靖安司画出的魏军水阵图,羽扇轻点几处关键,“其主力楼船与艨艟之间的衔接空隙过大,若遇突袭,首尾难以相顾。”
徐庶接口道:“江东水师亦然。周瑜用兵,向来诡谲,善于抢占先机。此番却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与吕蒙急躁求战的风格大相径庭。而且,其主力战船吃水线似乎比平常要深一些……”
“装载了更多士卒和军械?”刘协挑眉。
“或许。”徐庶沉吟,“但据江夏细作观察,其水寨近日炊烟数量,并未显着增加。”
庞统嘿然一笑,黑脸上满是讥诮:“戏做得挺足,可惜,细节经不起推敲。曹孟德与孙仲谋,什么时候成了光打雷不下雨的谦谦君子?若真欲决一死战,岂会只在江上摆开阵势互相瞪眼?早该遣偏师迂回,或遣死士焚粮了!”
刘协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如此高调的对峙,如此刻意的“泄密”,反而显得不正常。
“声东击西?”刘协缓缓吐出四个字,“他们的目标,恐怕不是彼此。”
诸葛亮羽扇一顿,目光锐利地投向地图上的江夏:“若亮所料不差,魏吴此番做作,意在麻痹我等。其真正目标,乃是我江夏!曹操借水师对峙吸引天下注意,暗地里很可能已与孙权达成密约,欲组成联军,水陆并进,一举拔除江夏这个钉在其间的楔子!”
殿内瞬间一静。
若真是如此,此计堪称狠毒!一旦江夏有失,荆南门户洞开,曹操水师可溯江西进,直逼洞庭;孙权陆军可沿江南下,威胁长沙。荆南政权将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
“好一个司马仲达!”刘协不禁感叹,“此计深得‘瞒天过海’之精髓。表面上联盟破裂,打得你死我活,背地里却联手捅刀子。若非我等早有警惕,察觉细节异常,恐真要被其蒙蔽。”
他迅速冷静下来,大脑如同精密的计算机开始推演:“曹操水师新练,需要实战检验,也需要时间真正整合。孙权虽得合肥,然北有曹操压力,西有我江夏威胁,同样需要打破僵局。联合起来先对付看似最弱,但潜力最大、威胁也最直接的朕,符合他们的共同利益。”
“陛下明见。”庞统抚掌,“此乃驱狼吞虎,亦是缓兵之计。若江夏被破,陛下势力大损,他们回头再互相撕咬不迟。”
“孔明,江夏防御,可能抵挡魏吴联军突袭?”刘协看向诸葛亮。
诸葛亮神色凝重:“江夏城防经亮与皇叔多年经营,堪称坚固。水寨有‘镇海艨’坐镇,陆上有层层壁垒。然……若曹孙真倾力来攻,敌众我寡,压力巨大。尤其是……桐柏山方向被夏侯渊牢牢牵制,我军难以分兵支援。”
提到桐柏山,刘协眉头微皱。为了不过早暴露全部实力,尤其是避免“雷火”等关键武器被曹操细作侦知,他严令荀彧和关羽,防守以传统手段为主,不得轻易动用“雷火箭”等大杀器。这导致桐柏山战事异常艰苦惨烈,虽然防线稳如磐石,但兵力被牢牢钉在那里,无法动弹。
“桐柏山不能动,至少现在不能。”刘协决断道,“那是我们的根基,也是未来北伐的希望,不能为了江夏而暴露全部底牌。江夏之战,关键在于‘时间’和‘信息’。”
他目光炯炯,下达一连串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