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4章 不同安排 夜访荀彧

夜色如墨,泼洒在长安城的街巷上,荀府的大门紧闭着,门环上蒙了层薄灰,门前连个值守的仆役都没有,透着一股与周遭热闹格格不入的萧索。

小主,

马超勒住马缰,望着那扇紧闭的朱门,眉头微微蹙起。他记得初见荀彧时,此人气度雍容,谈及民生政务时,眼中的光比星辰还亮。后来在邀请荀彧去西凉之时,他将西凉治理的井井有条,直到他返回长安,为天子刘辩效命,以及之后种种变故他被滞留长安,再后来黑山军三十万老弱妇孺涌入关中,他本是赶鸭子上架,却硬生生将这桩棘手事料理得井井有条——划分安置区域、调配粮草物资、甚至亲自带人疏通沟渠、搭建屋舍,那双握惯了笔墨的手,磨出了厚厚的茧子。

那时的荀府门前,总是挤满了来求助的黑山家眷,荀彧从不推诿,无论多晚,都会亲自出面调停。直到后来,那些流民渐渐安居,有了自己的田舍、生计,荀府门前才慢慢清静下来,仿佛一切又回到了天子刘辩身死之后,马超占据长安后,荀府的萧索。

有所改变从曹昂出使长安开始的。那段时间荀彧眼中重新燃起了希冀,偶尔会托人打探许都的消息,言谈间总绕不开“天子”“汉室”。他大约是盼着能重回许都,在天子身边做些实事。可谁能料到,风云骤变如此之快——曹操丢了许都,天子落入吕布之手。

吕布与曹操,终究是不同的。曹操虽挟天子,却还肯维持表面的礼法;吕布却是个彻头彻尾的武夫,眼中只有权势,哪会将一个傀儡天子放在心上?荀彧的希冀,大约就是在那时一点点冷却的。

自那以后,他便彻底闭门不出了。马超北征归来,马腾邀他一起相迎,他称病未至;大军凯旋的庆功宴,送帖过去,依旧石沉大海。算上今晚,已是第四次传唤,这扇门,始终没有为他打开过。

“大王,要不……属下再去叩门?”身后的典韦低声问道。

马超摇了摇头,翻身下马,亲自走上前,抬手轻叩门环。“咚、咚、咚”的声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却迟迟没有回应。

他站在门阶下,望着门楣上“荀府”二字,声音平静却带着几分恳切:“文若先生,我知道你心中有郁结。大汉如今,非你我能逆料,可天下还未到绝望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