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是对制造要素的有效管理和优化,”老项冷冷地回答:“流水线,仅仅是依附于销售订单的产品加工线及其保障而已。”
“吴总也请了世界五百强的制造专家过来协助管理,结果管不了。”老项说,“生产设备系统太复杂,老的生产人员思想太守旧,行为习惯太固执,最后不了了之。”
“计件制和品质检验的矛盾是突出点,”老项说,“但是这个问题的根子还在老板身上,还是没有认识到制造企业的本质,只是销售的附庸,这家企业也只是一家以销售利益为导向的商业机构。”
老波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想想企业目前的外部环境,越来越低的利润率,再想想陈旧的设备、老旧的人员观念和行为习惯,”老项说,“在制造上的历史欠债太多了。”
“光这些投入,就抵得上老板的几部奔驰车和宝马车了。”老项说。
李瞻海沉重地点点头,说:“看来历史的欠账很多,要实现制造企业的战略变革,不仅仅是制造设备的升级,也包括制造观念和行为习惯的战略变革。”
“他们的质量管理体系怎么样?”李瞻海关切地问。
“该拿的质量体系证书都拿到了,”老项说:“5S、ISO质量体系、品管方法的培训也经常搞,可是还是建立在维护流水线的正常运转而已,没有深入到制造的本质。”
“质量方针、质量意识没有落在心里,只有质量标准落在身上,后遗症遍地都是,光靠5S、质量管理方法解决不了问题。”李瞻海说,“这是很多订单型制造企业的通病。”
“李瞻海,要想实现制造的真正战略变革,进而实现产业的战略变革,这个质量意识必须要从根上扭转过来,”老项说,“否则就是浮在销售业绩上的一层皮,擦一会好一会,不会有根本改变。”
“是呀!”李瞻海回答说:“现在企业的利润率这么低,这也是这次制造企业战略变革的难关呀!”
“什么意思?”老波问。
“就是企业把应该投入到生产系统的钱省下来了,算成了利润,或者是花掉了。”老项说,“表面是企业多赚了很多利润,实际是把明天的钱拿到了今天,提前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