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罢,孙之獬的嘴角同样勾勒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心中则是感慨万千。
这白莲教不愧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被朝廷围剿了两百余年始终未曾偃旗息鼓也就罢了,居然还有人能堂而皇之的成为朝廷命官,主政一方。
不过是祖上有些香火情罢了,算不得什么老相识..微微停顿之后,滦州同知李进笑容不减,试图撇清与孙之獬口中的关系。
李大人,咱们明人不说暗话,见眼前的李进还在装傻充愣,逐渐失去耐心的孙之獬冷哼一声,直接捅破了窗户纸:我看滦州城外的灾民们越聚越多,但官府赈灾的频率可越来越低了..
州城的粮食呢?
话到最后,孙之獬的表情已是有些狰狞。
粮食?闻言,滦州同知李进脸色微变,显然没有料到眼前的京能如此轻易的发现州城中的最大秘密。
这滦州隶属于永平府,自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来便算是京畿之地,州城内的粮价相比较宣大,陕北等,一直都算稳定。
自打去年春天,天子的得意门生卢象升奉命整饬蓟镇以来,原本名存实亡的蓟镇对于粮食的需求便猛然增多,继而导致滦州和其余府县的粮价微微出现了一丝起伏。
尽管这点细末的变化相比较寻常百姓而言不算什么大事,哪怕是斤斤计较的妇人们至多也就会口头抱怨两句,不会往心里去,但对于各府县的富绅而言,却猛然瞧见了其中蕴藏的。
粮价上涨有限,但架不住蓟镇的需求多,且稳赚不赔呐!
心照不宣之下,靠近蓟镇的几个府县便不约而同的上演了官商勾结的把戏,在当地呼风唤雨的富绅豪商们纷纷把官府粮仓中的粮草以的名义兜售给蓟镇的军户。
在他们看来,只要等到第二年秋收,粮价最低的时候,再将官府的粮草堆满即可。
这一来一回,便是一笔不小的盈余。
可天算不如人算,还未等到今年秋收,这永平府等地便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地龙翻身,城中粮仓告罄的也即将守不住了。